重拳頻出
2005年4月22日,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龍永圖秘書長向與會的各國元首和政要贈送國禮———“華夏瓶”。
2003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向與會的各國元首和政要贈送的是“祥瑞瓶”。
2004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向與會的各國元首和政要贈送的是“乾坤瓶”。
此一國之重禮———鈞瓷華夏瓶、祥瑞瓶、乾坤瓶,是一組系列禮品瓷,源自同一個地方———千年文化古鎮許昌市神后鎮。而打造這一神奇國禮的人,就是中國鈞瓷協會副會長、陶瓷藝術大師、大宋官窯的掌門人苗峰偉。
是什么力量支撐他在中國陶瓷界頻頻打出一連串擲地有聲的重拳?12月13日,風和日麗的午后,筆者在位于北京金融街的“大宋官窯”展品大廳里見到了苗峰偉。這位30多歲、中等身材、樸實而又充滿睿智的河南漢子,談起鈞瓷滔滔不絕,如數家珍。
“今年,我們在為參加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各國首腦和政要特制‘華夏瓶’的同時,又組織多位工藝美術大師,歷時半年時間,設計制作成功最具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鈞瓷精品———‘旺’瓶。12月4日,我向中國航天員大隊贈送了這一特殊的禮物,喻示著我國載人航天事業興旺發達;12月6日,我又向北京慈善協會贈送了一對‘旺’瓶,祝愿我國慈善事業紅紅火火,越辦越旺。”
“旺”瓶是由“大宋官窯”專為即將到來的中國農歷狗年創作的藝術珍品,藝術大師們最大可能地濃縮了老百姓旺年送旺的美好祝愿。在他看來,鈞瓷是一種神圣的傳統文化的象征。近年來,鈞瓷頻繁地在很多重要場合下被體現,這使他既感到自豪,又感到肩上擔子的份量。
再造輝煌
苗峰偉生長在鈞瓷之鄉河南神后鎮,小時候這個古鎮的一片瓷一塊瓦,在他心中都顯得那樣珍重。對鈞瓷的感情,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與日俱增。
他和大宋官窯的成長期,也是鈞瓷市場滑入低谷的時期。那個時候,整個市場淹沒在了追逐利益的狂潮下。一些只求利潤而不負責任的鈞瓷企業,粗制濫造,以次充好,嚴重損害了鈞瓷的形象,也讓許多人對鈞瓷產生了“地攤貨”的壞印象。
“越是困難時期越要堅持”,苗峰偉這樣告誡自己。他明白,鈞瓷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好東西,寧可自己賠錢,也不能在自己手里壞了形象,不管市場情況多糟,他都一心一意地精做著鈞瓷。
1999年,對于鈞瓷界來講,是一個復蘇的新起點。
是年,昆明世博會隆重開幕。為了更全面地宣傳河南形象、展示河南底蘊,河南省政府選擇鈞瓷、牡丹作為河南展區的主要展品,而苗峰偉帶去的鈞瓷精品一舉奪得昆明世博會的金獎。
世博會結束時,他收到了200多萬元的訂單。但他說,自己最大的收獲是看到了鈞瓷的生機———真正懂行的中外人士并沒有忘記這個寶貝。
論壇結緣
為人慷慨是周圍人對苗峰偉的評價。他常和朋友們在一起談論對鈞瓷的看法。產生共鳴時,他會把價值不菲的鈞瓷珍品送出。他熱愛鈞瓷,更熱愛有著共同理解、能把鈞瓷藝術發揚光大的同仁。
4年前的一天,在家鄉大宋官窯的展廳里,一位客人對展品看了一遍又一遍,還邊看邊記錄。苗峰偉便邀其上樓細談。兩人從鈞瓷的興起談到衰敗,從瓷器的重振談到鈞瓷的前景,相見恨晚,遂結為“瓷友”。這次結友,竟為鈞瓷和大宋官窯創造了展示品質、走向世界的絕好機會。這位客人的好友就在博鰲亞洲論壇秘書處工作,他們很快便向龍永圖秘書長推薦了鈞瓷。鈞瓷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讓它一下子登上了這個大舞臺。
大宋官窯在得到煅造國禮的授權之后,面向全國聘請設計大師。國學大師季羨林、鈞瓷泰斗晉佩章、古瓷大家索宗劍、工藝美術大師閻夫立、陶瓷藝術大師張三、鈞瓷造型專家王迎賓、鈞瓷配釉專家劉克、鈞瓷工藝大師苗峰偉等,一同匯集到了研制國禮的專家隊伍中來。
這是一次鈞瓷為國爭光的壯麗出征。
季羨林大師提出“把中國文化中最美好的東西糅合在一起,把民俗的、傳統的吉祥圖案結合在一起,與博鰲亞洲論壇的主題相結合”的設計理念。眾多鈞瓷和工藝美術大師同心協力,以高超的藝術表現手段,完成了國禮“天“(乾坤瓶)、“地”(華夏瓶)、“人”(祥瑞瓶)系列瓷品的設計。他們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了煅造國禮的重大任務。
從2003年至2005年,連續三年被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定為“國家領導人唯一指定禮品”。這三次國禮歷程,使古老鈞瓷躍上了歷史的巔峰。
季羨林大師手捧祥瑞瓶,目光凝重,良久不忍離開。可以說,他對“天、地、人”系列鈞瓷精品傾注了大量心血,精品成功出世,老人自然欣慰。于是,90多歲的大師欣然命筆———“祥瑞,乾坤,華夏皆鈞瓷之魂。”
國禮“天、地、人”系列,因其豐厚的中國古典文化信息和美輪美奐的藝術形式,贏得了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各國政要的喜愛,并成為該論壇一個熠熠生輝的文化亮點,掀起了一場中國傳統文化熱。
苗峰偉說,這些至高無上的榮耀,并不是獨對他個人和大宋官窯坊的,而是鈞瓷本身所特有的傳統和文化價值使然。
扮美世界
在神后鎮大宋官窯的門前,有一個叫做“瓷魂”的地方,堆滿了鈞瓷的碎片,它們是碎了自身而存世的精品。苗峰偉說,要出精品就要肯于取舍。
對于鈞瓷中的珍品,他愛如珍寶。但這些珍品源于無數次的燒制、挑選、舍棄、粉碎的反復中。有這樣一組數字:2003年的博鰲論壇國禮所需187件“祥瑞瓶”,是在33560件毛品中最終只燒制出成品999件;又從這999件成品中精選出187件作為國禮,所余次品全部砸碎,以確保精品傳世。
“選擇鈞瓷這樣一種中國傳統的藝術品作為國禮,贈送給各國領導人,我們是經過認真考慮的。不僅因為它是具有1000多年歷史的中國宋代五大名瓷之一,更重要的是它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瑰麗豐富的窯變神韻。從某種意義上表達了中國在這個復雜多變的多極化國際環境中,所堅持的中國文化的渾厚質樸和與時俱進的積極應變態度。這一切,與博鰲亞洲論壇所要向世界傳達的信息不謀而合。”2005年3月26日,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同志來到神后鎮,并在“乾坤瓶”開窯之前,說了這樣一段話。
國禮“天、地、人”系列的巨大成功,讓苗峰偉強烈地感受到了鈞瓷和中華經典文化的魅力,也看到了鈞瓷產業化的美好前景。
他向筆者談起,二十一世紀中華文化影響世界的時代正闊步到來。曾經雄居中國五大名窯之首的鈞瓷,理應再次立于時代的潮頭。千年古鈞瓷能走進亞洲論壇,就一定能走進世界論壇,走進世界每個重要舞臺。
鈞瓷界許多人說,古老鈞瓷重放異彩,與苗峰偉息息相關。而他說,我是在把別人嘆息、玩樂甚至抽煙的工夫,都投入到鈞瓷事業中了,一生能扎實做好并做精鈞瓷這一件事,就很有意義了。他室內懸掛的書法條幅格外引人注目:“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文化的才是永久的”。
對鈞瓷的狂熱愛戀,進而轉化而來的強烈的使命感,讓苗峰偉心急如焚。他說,鈞瓷要走向世界,在世界藝術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要走的路還很長。我們這一代一定要鋪好路,開好頭。他要懷抱著自己的鈞瓷藝術精品,到巴黎、紐約、羅馬的藝術殿堂舉辦展覽,他要讓鈞瓷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大放異彩,他要讓鈞瓷藝術扮美世界。(苗寶今)【原標題:苗峰偉:我的心愿是讓神奇國禮鈞瓷為中國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