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內黃縣井店鎮以文化建設為抓手,大力扶持、發展民間文化,不斷挖掘民間傳統藝術,農民畫創作隊伍、創作水平不斷提升,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民間藝術家脫穎而出,使農民畫這這一特色文化有序傳承,美麗綻放。
今年50多歲的任憲軍,是內黃縣井店鎮梨園村村村民,自幼酷愛繪畫。在他的手中,看似簡單的幾筆勾勒,一張張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一個個生動真實的生活場景便躍然紙上。任憲軍告訴記者,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諸如紡棉線、壓饸饹、劃旱船、編籮頭等民事、民俗、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為了還原這些即將流逝的珍貴記憶,幾年時間里,經過多方走訪、了解和潛心鉆研,他創作了100多副具有當地特色的農民畫,既有剪紙的明快、又有刺繡的細膩,生動形象地展示了過去農村的民事、民風、民俗。他創作的這些農民畫、處處散發著泥土的芬芳、生活的氣息。
內黃縣井店鎮梨園村村民任憲軍:“現在我畫的這批畫,是真實反映了豫北地區的民風民俗,比如有壓饸饹、打棗還有紡花、捏花糕等等,都是一些民間的一些風俗和勞動場面,創作這批農民畫的目的,一方面是把即將流逝的民俗文化做一個圖像的解釋和記錄。另一方面是把內黃農民畫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光大。”
目前,任憲軍創作的這100幅農民畫,已被鄭州客商以8萬元的價格訂購。
內黃縣井店鎮副鎮長董獻忠:“這幾年,我們鎮對文化發展非常重視,不斷加大政策的支持、專業人員的培養和基層本土人才的挖掘。目前,農民畫的創作隊伍不斷加大,鄉土人才越來越多,已從最初的十幾人,發展到現在的四、五十人。不但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也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對農民畫等文化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使之成為文化發展的主力軍,把他更好的保護好、傳承好、發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