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國皓大師近照
在南陽玉雕圈內,劉國皓大師是位知名度頗高的人物。但20年前,他還是一家玉器店的小工。不同的是,他干活的這家雇主是大名鼎鼎的仵金滿大師。在那里干活期間,他踏實肯干,勤奮好學,深得仵金滿大師的賞識和好評。幾個月后,仵金滿大師破例收下了他這個關門弟子。從此,劉國皓與仵大師同吃同住,每晚臨摹畫畫,師傅的每一句要領,他都細心地記在心里,仔細揣摩,玉雕技藝如魚得水日日攀升。
真正的價值體現在三年之后。當時,他家里正在蓋房子,在挖地基時竟然挖到了一塊岫巖玉,于是,他用3天時間,精心雕刻了一匹栩栩如生的駿馬。那件作品后來賣了170元錢,而當時,一個小工一個月才能掙三四元錢。
“坦誠地說,我是從做岫巖玉起家的,但獨玉雕刻才是我最終的追求”。在劉國皓眼里,獨玉比白玉更能表達他的思想,有不可替代的獨特性。他之所以沒有專做獨玉,這與市場需求有關。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國皓的作品,有三分之二是外地人購買的,而這部分人大多選擇了白玉,剩下的三分之一獨玉作品,基本上都是河南本地人買的。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就全國范圍來講,獨玉的宣傳推廣力度遠不及其它玉種,外地人很少了解獨玉,因此購買的少,收藏的更少。獨玉要想提高知名度,必須走出河南,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宣傳推廣”。
在劉國皓的作品中,基本上都有“國皓”或者“皓”的落款。他想以此來宣傳獨玉,推廣獨玉,讓外地人改變以往對獨玉的不良看法。“南陽的玉雕大師們應該有品牌意識,這也是對自己知識產權的一個保護。”國皓告訴記者。
說起南陽玉雕的創作風格,劉國皓說:“南陽玉雕融合了南北派玉雕的優點,這也是我們中原的地理和文化優勢所決定的。南陽玉雕既靈秀溫潤,又端莊敦厚,我認為這就是我們的風格”。也許正因如此,劉國皓在作品處理上更注重寫意風格,這也與他的自由個性有關。“我選擇的題材也許是傳統的,但表現手法盡可能現代一些。玉的文化屬性決定了玉本身是吉祥如意的象征,無論什么人佩戴,都有其美好的愿望。我做玉雕時思路放得很開,但在題材選擇上必須是吉祥的美好的,這是我創作中始終遵循的原則。用新的處理方式對傳統題材再創作,必然會起到傳統玉雕所達不到的效果”。
對于已經形成的南陽玉雕大師群現象,國皓說,南陽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有獨一無二的獨玉資源,有幾代玉雕人不懈追求與努力打下的基礎,大師群的出現是必然的。目前,南陽玉雕界涌現了很多像劉曉強一樣熱愛獨玉、關心獨玉、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大師們,帶動了一大批專門雕刻、研究獨玉的人,沿著這個方向走下去,獨玉一定會有一個美好的明天,南陽玉雕也一定會走出河南,走向全國。作者: 徐道勝【原標題:劉國皓:在吉祥美好中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