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曾顛覆“鈞不過尺”傳統的禹州燒瓷人劉瓷輝迎來了他從藝50周年的紀念日。當日,劉瓷輝大師從藝50周年慶典暨開窯儀式在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鎮舉行。
顛覆“鈞不過尺”傳統
禹州神垕素有“鈞都”之稱,禹州的鈞瓷,是我國五大名瓷之一,以其“入窯一色,出窯萬色”的神奇變幻而著稱。
劉瓷輝土生土長在神垕鎮,這里的鈞瓷文化滋潤著他。
劉瓷輝,原名劉次會,幼年時,劉瓷輝就對鈞瓷充滿向往,他總是好奇,先輩們是如何把遍地都是的泥巴,在炙熱的窯里變成稀世奇珍的鈞瓷。上世紀70年代,他進入國有鈞瓷加工廠當了工人。十年后,劉瓷輝在自己的院落里辦起了第一家個體窯口,成為最早創業的個體戶。他還把自己的名字“次會”,改成了“瓷輝”, 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讓古老神秘的鈞瓷熠熠生輝。
16日上午,在劉瓷輝從藝50周年慶典上,他向來賓展覽了其50年來的700多件鈞瓷作品。其中有一尊高2米多的鈞瓷大瓶,劉瓷輝介紹,這是他在老藝人的指導下燒制出來的,這對鈞瓷大瓶高達2.49米,顛覆了“鈞不過尺”的傳統。
作品被美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劉瓷輝的鈞瓷作品帶有鮮明的“劉氏風格”:色佳氣足、造型變化多樣、釉色絢麗潤澤。
劉瓷輝說,“天地日月景,競現鈞瓷中”是鈞瓷的最高境界,為此,他把研究釉的機理作為鈞瓷創作的關鍵環節,從不同著色感悟釉色奇特的變化。為了突出釉色渾厚瑩潤的特點,他踏遍了神垕尋找不同的礦石原料,然后進行分析燒制,從中發現并尋找規律。
一捧普通的土石材料在劉瓷輝手里變成一件件精品鈞瓷,鈞瓷的神、奇、貴、妙、絕更是被發揮得淋漓盡致。上世紀80年代他燒制的“宇宙乾坤道玄神鈞盤”、被譽為“舉世罕見天然奇珍異寶”,寶盤中所呈現的天文圖像——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以及二十八尊復合神主佛像,流光溢彩,變化萬千。他生產的地球儀北半球圖案板塊龜裂碗,被美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業內人士評價,劉瓷輝在中國當代鈞瓷的發展史上是一個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