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5月20日至22日,鄭州市曲劇團攜經典劇目《卷席筒》、《徐九經升官記》、《風雪配》在天津市八一禮堂演出,為天津的戲迷們奉上了精美的戲曲大餐,同時在戲曲同行和專家面前充分展示了河南曲劇的魅力和實力。天津市舉辦的為期一個月的名劇、名家、名團戲曲藝術大展至此落下帷幕。記者有幸跟隨演出團赴津,親眼目睹了演出盛況———
“唱得真是好哇,多少年沒聽過這樣的好戲了。”《卷席筒》在天津演出結束的當晚,一位年屆八旬的老太太激動地拉著我的手,她說自己離鄉多年,最想聽的還是家鄉戲。這次聽到“小蒼娃我離了登封小縣”一段,忍不住落下淚來。演出的3天時間里,我聽到太多這樣的話,看到太多張激動的面孔。在曲劇團剛到天津的當晚,就有兩位天津戲迷跑到后臺要求簽名,他們雖是天津人,卻能準確地認出劇團的主要演員。在《風雪配》演到“裝箱”一折時,我聽到身邊的一位天津人說,今天的戲就是著重表現舞臺藝術的,昨天的戲(《徐九經升官記》)是表現矛盾沖突的,而《卷席筒》是讓我們重溫經典的。聽到這樣的話,我感到驚訝和欣喜。多么專業的戲迷,多么到位的評點。最后一場《風雪配》結束后,觀眾拼命鼓掌,久久不肯離去,曲劇團無奈之下又加演了3段清唱。河南曲劇在異鄉遇到了知音。
天津八一禮堂負責策劃這次展演活動的李經理告訴我,邀請劇團演出采取的完全是市場化的運作模式。演出之前,他們聯合當地媒體,做足了宣傳工作,同時贏得了不少廣告商的贊助。他們對此次演出的經濟效益非常有信心,因為天津作為“曲藝之鄉”,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有大批的票友和戲曲愛好者。就鄭州市曲劇團的這3場演出來看,戲票售出率都在90%以上。
天津的做法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它告訴我們,戲曲藝術如今不是沒有市場,而是缺少發現和創新,缺少好的宣傳、運作和策劃。如何讓戲曲深入觀眾心中,讓觀眾自覺走進劇場,如何使戲曲藝術發揚光大,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團里演了一輩子蒼娃哥的老藝術家張升科說,現在曲劇缺乏好的接班人,戲曲學校也沒有專門的曲劇班。他說本來自己早該退休了,但由于沒有人接替自己演“蒼娃哥”,所以一直還在演出。
好的苗子、優秀的演員、固定的觀眾群、成熟的市場運作,這一切環環相扣。不解決好這些問題,振興戲曲藝術只能是一句空話。⑥2
田冠軍:蒼娃“舊貌”換“新顏”
這次在天津演出的《卷席筒》中,蒼娃由海連池的關門弟子田冠軍主演,他的表演風趣、幽默,神似其師又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被極負盛名的曲劇藝術大師海連池和胡希華相中,是田冠軍不曾料想的事。那時,田冠軍已在南陽文化藝術學校教書多年。兩位藝術家一次在南陽與田冠軍同臺演出,覺得他非常有潛質,從此對他格外留心。名師的垂青點燃了田冠軍對舞臺的熱情,他決心跟隨他們。等到田冠軍能夠獨立演出胡希華的代表作《屠夫狀元》時,他們才正式舉行了拜師儀式。
問及和師傅演的蒼娃有什么不同,田冠軍說,和師傅渾厚的唱腔不同,自己的音色更明亮,扮相也更活潑。“師傅常夸我演得比他好,這讓我有了信心。”
談到以后的發展,田冠軍更是信心十足。他說,團里已經對五六個曲劇傳統劇目的折子戲進行了全新改編,從唱腔、表演到故事都有創新。《卷席筒》里的“卷席葬弟”一折也在其中,增加了很多新元素,相信會讓觀眾看到一個嶄新的“蒼娃”。⑥2 (凍鳳秋)
海波:一生難解曲劇結
在趕赴天津的車上,我碰巧坐到了著名曲劇表演藝術家海連池的兒子海波的旁邊,海波此行在《徐九經升官記》、《風雪配》兩個劇目中挑大梁。一路閑聊,我逐漸熟識了這位言語間透著幽默灑脫的演員。
談起父親,海波的表情有些復雜。他說,小時候其實和父親很生疏,因為父親忙于演出,對他的關心和照顧不多。他心里對父親是又崇拜又害怕。“父親對我期望值很高,希望家里能出一位大學生,不愿意讓我學唱戲。”然而天性和稟賦還是讓他走上了這條道路。父親雖然失望,卻還是不斷給予他指點和幫助。海波說,他的父親已年邁,身體不好已不能登臺,他希望自己能把父親的藝術成就發揚光大。
海波12歲進了南陽戲曲學校學習,畢業后順利進入鄭州市曲劇團,開始走向真正的舞臺。幾年后,他開始擔當主演,之后多年間,幾乎演遍所有曲劇代表劇目中的丑角,唱功和表演都愈發精進,而他始終激情滿懷。⑥2 (凍鳳秋)
孫玉香:璞玉含香終成器
雖然年屆不惑,孫玉香依然苗條、清秀,仿佛她在《風雪配》中扮演的高秋芳,端莊而活潑。
孫玉香13歲學戲,1982年,她被著名曲劇表演藝術家王秀玲收為弟子。這么多年,她按老師的教導,學會沉靜,用心去體味戲,不斷使表演由內而外散發出魅力。
孫玉香自信地說現在是她表演生涯的最佳狀態。“戲曲表演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年輕時閱歷太少,常常忽略了深層次的情感。我第一次演《風雪配》時,自信心很足,演完之后,大家卻說我演的像‘潑旦’而不是‘閨門旦’。我想這就是由于表演缺乏內在的東西。”
從1983年進入鄭州市曲劇團,孫玉香數不清自己演了多少場《風雪配》,但每演一場都有新的收獲和感悟。談到對《風雪配》進行全新改編的事,孫玉香有著掩飾不住的興奮。她說:“目前,我們先嘗試改編戲里的《裝箱》一折。從唱腔、劇情到表演變動都很大,我自己都還在適應階段。改編演出后,如果觀眾反應好,就著手改編全劇。”(凍鳳秋)【原標題:河南曲劇他鄉遇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