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有關河南曲劇源頭考證的電視劇劇本《天歌》近日完成,即將搬上熒屏。
該劇濃墨重彩地描寫了劉惜玉、凌云漢、林雅茹等幾代曲劇藝人,大膽創新、兼收并蓄的藝術發展道路和與世俗偏見、軍閥匪首、侵華日寇頑強抗爭的艱難歷程,從不同視角展現了一個劇種的成長歷程。
河南曲劇是在河南“鼓子曲”的基礎上發展而成,起初是表演者邊踩高蹺邊唱曲子,1926年臨汝縣高蹺曲班的朱萬明在登封首次去掉高蹺演唱,開創了曲劇的雛形。1937年,“曲劇皇后”張新芳把曲子戲從地攤搬上高臺,使曲劇發展成為我省第二大劇種,定為曲劇。
為創作該劇本,汝州市作協成員從去年5月開始,沿曲劇成長軌跡,挖掘整理曲劇資料,足跡遍及河南、安徽、山東等十幾個省區,拜訪老藝人上百位,終于完成這部40多萬字的作品。(凍鳳秋)【原標題:考證曲劇源頭電視劇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