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靈寶市蘇村鄉李家洼村是個偏僻的小山村,全村120多口人。近日,靈寶市蒲劇團在該村演出,正遇上下雨,鄉親們打著傘冒雨觀看,戲演完后,大家還覺得不過癮,一致要求再續兩場,看戲的老太太、老大爺感嘆地說:“娃娃們真‘拿勁’,這戲演得真好。”劇團在其他地方演出,有的群眾自發送來西紅柿、辣子、豆角、茄子等蔬菜,有的送來豆腐,有的還送來糖果、瓜子和食品等。
這樣熱情的場景和劇團一年前門前冷落的景象形成了鮮明對比,談起靈寶市蒲劇團紅火的現狀,靈寶市文化局局長張建華說:“是‘蒲劇振興工程’給劇團提供了發展良機,是三步棋盤活了劇團,使蒲劇成為農村文化建設的‘搶手貨’,蒲劇這一優秀文化遺產得到了很好地傳承和弘揚。”
昔日的靈寶市蒲劇團曾一度陷入發展困境,員工放假,連續幾個月發不出工資,一些優秀演員紛紛離團另謀出路,劇團面臨解散。去年8月,市文化局在深入調研后,針對蒲劇團發展現狀,提出了“蒲劇振興工程”:“以傳承弘揚地方特色文化為根本,以保持劇團穩定和正常運轉為目標,不斷提升綜合管理水平,努力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他們起用許鐵軍主持劇團日常工作。劇團內部公開聘用,實行中層人員和演出骨干雙向選擇制度,優化整合人力資源,提升了全團職工的整體素質,為“蒲劇振興工程”的實施打下了基礎。劇團還制定了團規、演出人員從業規范、樂隊從業人員守則、舞美從業人員服務規定、劇團職工考勤制度、劇團財務管理制度、業務發展特殊貢獻獎勵辦法等制度,實現了劇團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結合實際,劇團按照聘用人員的業務能力,確定工資分配辦法,做到多勞多得,激發了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同時,劇團還擇優選拔文藝人才擔任舞樂、電子琴、洋琴、二胡等技術骨干,使樂隊人員增加到了16名,形成了較強的樂隊陣容。
劇團經歷短暫整頓,走出三步棋,重現勃勃生機。一是送戲下鄉。經過市文化局的協調,靈寶市政府將蒲劇團送戲下鄉列入2008年市政府承諾為民所辦的“十大實事”之一。今年1月至7月,劇團已演出165場,觀眾達到20萬人次,足跡遍及靈寶市15個鄉鎮和2個區。二是打造精品劇目。劇團為搶占戲劇演出市場份額,組織力量編排和推出力作。今年以來,劇團編排了傳統古裝劇《貍貓換太子》、現代禁毒劇《罪孽》,這些劇目每到一村都成為觀眾必點劇目。三是靠優質服務贏得市場。劇團所有人員全身心投入演戲,最大化滿足觀眾的要求。許鐵軍說,眼下劇團不再是“門前冷落車馬稀”了,該團的巡回演出路線已安排到了今年10月底,加上送戲下鄉,全年演出日程業已排滿,有時還出現了幾個地方“搶臺口”的現象,劇團演出首次實現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
演出應接不暇,沒有讓劇團降低演出質量,他們充分意識到生存、發展的艱辛,正在全力編創新劇,讓觀眾總有看戲的新鮮感。【原標題:三步棋走活了蒲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