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非遺——大相國寺梵樂得到良好傳承和推介
2014/7/29 10:16:0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開封大相國寺梵樂起源于唐宋,融匯了宮廷音樂、寺廟音樂、民間音樂的精華,演奏曲目十分豐富,分為聲樂、器樂兩種,曲目有200 個之多。大相國寺是北宋的佛門勝地,也是“萬姓交易”的市場。梵樂有著廣泛的素材來源和生活根基,吸納了僧俗兩界的優秀營養,表演中不斷地改進與創新,形成了自己的套路與特色,在全國乃至世界佛教音樂中獨樹一幟。它是我國中原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宮廷音樂、佛教音樂和民間音樂的發展,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河南是文化大省,開封是文化大市,梵樂又是河南省甚至中原地區的特色文化遺產之一。挖掘、整理和發揚大相國寺梵樂,必將充實和完善中華音樂寶庫。作為佛教音樂的演奏形式,對于傳播文化、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進行國際文化交流,探索文化產業的發展之路,都是不可多得的資源。
第一,加大挖掘、整理與研究力度,傳承保護。
梵樂傳至民國時期,遭遇毀滅性的打擊。寺院被強迫改為中山市場,人員遣散,樂譜散失,佛樂演奏一度銷聲匿跡。1992年3月,大相國寺重歸佛教管理,各項佛事也相繼恢復。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于2005年正式啟動,6月成立了開封市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作領導小組。10月經開封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批準,開封市民族民間文化保護中心在市群眾藝術館正式掛牌成立。2007年開封市民族民間文化保護中心更名為開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開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擔保護工程的具體組織實施和聯絡交流工作,對梵樂的保護十分重視,為梵樂的搶救與傳承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績,但是,目前樂譜整理與編創力量不足,種類不夠豐富。梵樂研究還處在初始階段,有待于深入挖掘和開發。老藝人年齡偏大,急需培養一批年輕的樂僧。
一是成立大相國寺佛樂專家工作組。亟需成立大相國寺佛樂專家工作組,對《大相國寺音樂手抄秘訣譜》的聲樂及器樂部分進行翻譯、整理、出版,使其以規范、易懂的五線譜格式,得以推廣與普及。
二是挖掘、整理古樂譜。繼續做好古樂譜的收集與整理,對挖掘整理的曲目進行編排演奏。組織專家、學者依據時代審美傾向,對樂譜進行再創作,編排新的演出形式,讓梵樂煥發生命力,重放光彩。
三是建設傳承培訓基地。充分利用大相國寺的資源、場地,建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相國寺梵樂”傳承培訓基地,舉辦佛樂藝術培訓班,聘請專家、教授講授佛樂理論,更好的開展傳習活動。
第二,將古老藝術與現代審美相結合,再現生機。
大相國寺梵樂演唱、演奏內容豐富且表演性強,但目前的演出水平未能充分展現其獨特韻味,需進一步的對演奏者及其樂器、服裝,以及表現形式、舞臺舞美進行錘煉打造,提高大相國寺梵樂的藝術展現力。
一是加強大相國寺梵樂團的建設。招收一批能吃苦、有志向、有音樂感悟力的男青年,組成大相國寺皇家佛樂團,聘請專家對他們進行文化、佛學、器樂、聲樂培訓。爭取三年時間建成一支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佛樂團。
二是恢復傳統樂器,更新演出服裝。對傳統梵樂樂器進行搶救性恢復、制作。使佛樂團用傳統器樂,演奏原汁原味的古典梵樂。請專業設計師為佛樂團設計適合舞臺演出,能夠彰顯梵樂獨特韻味的演出服,對原有破舊的演出服進行更新。
三是豐富演出形式。大相國寺梵樂聲樂曲部分的“偈”以釋迦牟尼講經說法的語言為內容,對佛教的核心內容有很深的表現。而器樂曲則以傳統佛樂及中州地域音樂為主,編制嚴密規范演奏。在梵樂演出的過程中,可加入“偈”中所表現的佛語改編成小故事,以少林功夫、舞蹈的形式加以編排,融入到整個演奏中,使其表演內容更加豐富。
四是營造舞臺意境。對大相國寺梵樂演出進行進一步的打造與錘煉,將其與現代審美相結合,運用精美的舞臺場景、先進的聲光電手段,營造超凡脫俗,韻意幽遠的意境,進一步拓寬梵樂內涵的深厚和廣闊,闡釋佛法的博大精深、從容淡定,展示中國文化的大境界,使現代觀眾于和平圓滿的境界之中聆聽生命真實的聲音,體味人生之真諦。
第三,依托傳統節日、旅游等媒介,傳承推介。
依托傳統節日、旅游等媒介,傳承推介大相國寺梵樂,使這一傳統藝術在傳承中得到發展,在交流中傳播文化。
一是依托傳統節日恢復佛樂會。依托傳統節日,恢復正月十五“上元佛樂燈會”、八月十五“傳燈佛樂法會”。恢復、完善中原佛樂民俗大會(佛樂、民間樂器、聲樂大賽)。舉辦梵樂音樂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建設相結合,推介梵樂、傳承梵樂。
二是與旅游相結合宣傳展演。使梵樂這一項目與旅游相結合,開展宣傳展演活動,開展大相國寺皇家佛樂實景宣傳展演,將大相國寺皇家佛樂實景演出打造成為經典旅游項目和文化產業項目,讓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游客認識并了解梵樂。
三是出版梵樂音像制品。出版《大相國寺佛樂手抄密譜》,拍攝制作、出版《大相國寺佛樂》DVD、《大相國寺佛樂》佛教音樂劇,擴大宣傳力度,提升大相國寺梵樂的知名度,推動該項藝術的健康發展。
四是進行友好交流和演出。加大產業開發力度,打造精品梵樂。開展大相國寺皇家佛樂海內外市場演出活動。進行友好交流和演出,在國際市場和佛教文化傳播中起到重要作用。
大相國寺梵樂在佛教音樂中內容豐富,獨樹一幟,是佛教音樂文化及中華音樂文化的寶貴遺產。具有很深的文化研究價值和建立和諧社會的社會價值。作為文化部門,有責任和義務去完成這一傳統項目的保護及創新改革工作,使梵樂在新的時期,新的環境以新的姿態出現在大眾面前,讓越來越多的人感受梵樂的魅力。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南文化網(201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