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5月31日訊 龍門石窟景區內的伊河側畔,每逢夜幕降臨便時常響起宛若世外仙樂的優美曲調。走近時記者看見,那是一群身著古代服裝的中老年人。他們是洛陽洛龍區李樓鄉樓村一群民樂愛好者組成的“海神社”。這個民間“愛樂樂團”有三四十人,最大的年屆八旬,平均年齡也近花甲。他們中雖然有退休干部、老教師,更多的則是菜農。為了對古代民樂的愛好,他們走到了一起。
據介紹,海神樂本是隋唐宮廷宴樂,五代以后流傳到民間,是洛陽獨有的民間音樂。海神社成立九年來,已搜集整理樂譜50多首,其中有《孔子哭顏回》、《蘇武牧羊》、《胡笳十八拍》、《滿江紅》等曲子。目前,海神社擁有管、笛、箏、笙、二胡、云鑼、云板、木魚、碰鈴等近二十種樂器。樂師們自豪地告訴記者:因為他們的傳承和光大,海神樂已名列河南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