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寨村老君殿這棵大楊樹見證了宋寨懷梆劇團60多年的風雨歷程。
65歲的李春娥飾演的太監角色雖小,可表演起來非常認真。
58歲的李生基飾演的劉墉惟妙惟肖。
58歲的武志琴飾演的郡主英姿颯爽。
臺上,懷梆曲調自然流暢,演員表演激越高亢,唱、念、做、打樣樣嫻熟,慢板、二八、流水、散板等唱腔別具一格;臺下,戲迷觀眾頂著寒風激情不減,聽著正宗、古老、原味的懷梆戲,如癡如醉;臺后,板胡、二胡、大弦、揚琴、電子琴伴奏樂器樣樣俱全,用棗木梆擊打的節奏聲聲入耳……
這是2月13日農歷正月十四,沁陽市紫陵鎮宋寨村宋寨懷梆劇團為群眾演出時的情景。
“催戰鼓不住地咚咚打”是懷梆《困銅臺》的片段唱腔,隨著劇情中喜怒哀樂、興衰演繹、跌宕起伏的變化,臺下觀眾也身臨其境,真切地過了一把戲癮。
宋寨懷梆劇團成立于1949年,宋寨村也因懷梆劇團而聞名遐邇。
懷梆是我省古老稀有的漢族地方戲曲劇種,因起源于舊懷慶府一帶,故名懷梆。2006年,經國務院批準,懷梆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名氣大了,榮譽有了,宋寨人矢志不渝,將懷梆藝術代代相傳,發揚光大。
宋寨村黨支部書記陳典義就是這代代相傳的典型代表。他戲雖唱得一般,卻是地地道道的鐵桿戲迷,任職近30年來,對懷梆始終不斷地支持,不斷地繼承。
演員換了一茬又一茬,服裝、道具、伴奏樂器一次次更新,字幕機、雪花機、音響和燈光一應俱全。
懷梆的表演風格慷慨激昂,其唱腔、念白均按古懷慶府的方言口語發音吐字,具有濃郁的地方言語特色,很合老百姓的胃口。
演出現場,78歲的黃崇高老人的表演格外引人注目。他從包頭、打粉底到涂底色、描眉等化妝的每一個細節,都極其認真,演出時每一個唱腔轉換都是激情迸發、惟妙惟肖,贏得了滿堂喝彩。他從18歲跑堂演士卒到現在的角,整整演了60年。
60年一甲子輪回,懷梆在繼承中發展。
“懷梆汲取了京劇的精華,在過門時板式韻調優美動聽,粗獷、奔放、豪邁、激越。”曾任宋寨村學校校長的板胡演奏師李長寅這樣認為。
宋寨懷梆劇團團長李元才說:“我的父親演了一輩子懷梆,深受群眾愛戴。每次演出,當我看到掂著板凳、充滿歡聲笑語的人群時,就打心眼里高興。”
河南師范大學文學院丁永祥教授在懷梆研究保護工作電視專題片《留住懷梆》中這樣評價懷梆:“懷梆沒有京戲的雍容華貴,沒有越劇、黃梅戲的靈秀婉約,可它卻具有河南人的熱烈、明快、紅火和激昂。”
懷梆在歷史上曾紅極一時,而今卻面臨著生存危機,丁永祥對此深表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