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今日鄭州——超化吹歌不是絕唱(2)

2013/9/4 16:24:19 點擊數: 【字體:

  “他說,密縣吹歌非常文雅,民間吹歌比較歡快,咱的吹歌一響,你就好像聞到了書香。” 

  如今,看著剝落的舊房子,聆聽著古稀老人關于超化吹歌的傳說,似乎能想象出讓人飄飄然的仙樂

今日鄭州——超化吹歌不是絕唱

吹歌樂器
 

  吹歌的主要樂器叫“管子”,翻開《辭海》,書中對管子的解釋是:商代就有,以木制、竹制為主,唯獨超化吹歌的管子以純黃銅精鑄而成,專家將它稱為“古代中國民族樂器活化石”。尚春升說:

  “活化石呢,有兩個概念,一個是它這個音樂形式是現在的活化石,一個是它的樂器是我們現在的活化石。因為我們大家都知道中國的這種樂器很多是竹子做的,惟獨它這個地方的管子是銅制,那么銅制的就有一種科技含量。所以說這管子當時處于什么狀態下制成的,這都是迷。現在不可能復制,工藝我們也沒有辦法進行研究。”

  超化吹歌隊伍中要同時有兩支管子,一個高音,一個低音,這在全中國的吹歌中都是絕無僅有的。村里人說,流傳下來的管子,只剩下三根,其中一根因為傳人不愿意拿出來,管子再也沒露過面。現在只有兩名管子手,吹高音的叫王國卿,他17歲開始學吹管子,如今已經42歲了。仔細看看他的管子,長16厘米,上粗下細,不同于中國傳統管子的上細下粗,正面7個孔,背面1個孔,每個孔同時能發出3個音,用力大小不同音高不同,粗的那端插了枚哨嘴,大約4厘米長,蘆葦做的。這么小小的樂器能吹出什么樣的聲音呢?您聽聽……。

  “演奏有一定難度,靠氣流控制。這根管子有300多年了。”“300多年了!”“馬上斷代了,現在青黃不接。”“為什么這么說呢?”

  “這里面奧妙很深,不容易學。”“管子是最難吹的,年簫月笛當下笙,三年管子不中聽……”

  年簫月笛當下笙,三年管子不中聽,隊員說,管子難學,三年還吹不成句呢。難怪現在新密只有兩個會吹這種管子的,難怪中國中央音樂學院管子專家胡子厚試試這種管子,也只能搖搖頭。

  管子同祖傳的十八苗笙、笛子、簫、鼓、云鑼、鐃、鈸等樂器配起來更具韻味,可惜紫竹做的同樣有300多年歷史的十八苗笙去年壞了,送到許多地方沒人會修,如今只有用現代十四孔笙來代替了。

  “在中國河南省省會鄭州市西南一個叫超化的小鎮,吹歌以其獨特的魅力,在民間流傳了300多年。這個源于4000年前的商周時期、出自宮廷,被譽為中國民族樂器活化石的古老音樂,因為苦澀難學,因為后繼乏人,因為其嚴格的行規,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今日鄭州》特別節目:《超化吹歌不是絕唱》。”

  采訪那天,鄭州氣溫高達37度,隊員們放下自己的工作聚在了一起,他們知道廣播不用錄像,可還是穿上統一定制的唐裝,戴上禮帽,認真地擺開陣勢開始演奏,他們想讓更多的人欣賞這門古老的藝術。您聽聽:

  一曲過后,記者問其中一人:

  “您自己職業是干嘛的?”“我是紙廠退休職工。”“要說都有自己的事,今天這么熱,為什么都能趕過來呢?”“自己的愛好,20多歲就愛好,老的傳給小的。”“老的傳給你們,你們現在有沒有再傳給小的呢?”“你不知道,現在沒人好學。” 

  新密吹歌的行規很嚴:從不為婚喪嫁娶服務,只用于拜會朋友、參加祭祀典禮、廟會和娛樂,吹一輩子也別想掙到錢。為了保持音樂高雅肅穆的風貌,300多年來,吹歌隊始終恪守著這項規矩。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這個不迎合社會時尚,努力保持原有風貌的古典藝術越來越被人們淡忘。隊員們只能憑著自己的愛好,偶爾“玩玩”。超化吹歌還有個規矩,演出隊伍一般為十六人。遺憾的是,2004年,相繼有六位老人去世。目前,隊員中年齡最大的叫麻長柱,82歲,他還記得小時候躲到家里紅薯窖偷偷練習的情景。

  “為什么家里不讓你練。”“家里窮。”“想讓你多干點活,不想讓你拿那么多時間練這個,是吧。”“對,對。”“您練了多少年,五、六十年了。”“哦,五、六十年了,為什么一直到現在年齡這么大了還在練習,不能帶走了,傳給年輕人,得傳授給年輕人。”

  記者再次找到管子手王國卿。

  “現在教學生嗎?”“不教。”“辦修理廠,修著車呢。這是業余的,有啥活動抽出時間,晚上練習練習。”“有人找你學嗎?”“有人找我學,但這不好學,可多學到半道都不學了。”“你不覺得你擔子很重嗎?再不教學生,沒人會?”“現在擔心的就是這,想從學校培養,要從俺這代失傳,成罪人了。”

  目前,河南省有關部門正在把超化吹歌列入包括少林功夫在內的24個項目之中,準備申報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護。河南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尚春升說:

  “一個是保護老藝人,我們要關懷他的生活,關懷他的傳承,比如有愿意學習這個東西的,我們用經濟的方式適當補貼,讓它傳下來這樣把它保護下來。另一方面,把工尺譜進一步整理,還有一種方式圍繞新密超化吹歌,方圓傳說故事也要搜集起來。口頭傳授的東西我們也要保護。另外,我們可能會組織他們訓練,在一定的場合舉行演出來推廣。”

  好了,聽眾朋友,第238期《今日鄭州》節目該和您說再會了,主持人佳敏、達明代表編輯朱奕安、馬松林感謝您的收聽,歡迎有機會到現場聆聽超化吹歌。(原標題:今日鄭州——超化吹歌不是絕唱)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國際在線(2005-08-24)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古代音樂活化石”超化吹歌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