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惜字紙”,賦予學習以意義
2014/6/13 15:05:2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過兩天就高考了。這節骨眼上,陜西長武縣偏發生“6名學生圍毆老師”。案情明確,如何處理,只需照常納入司法軌道即可。可“教育局學校協調暫不報警”,理由是為了高考。公眾疑問,法律是否要為高考讓路?如此品性,就算繼續深造,又有何益?而最新消息顯示,6名學生已被立案調查。
雖已立案,仍是特事特辦思維,還是為了高考。不管高考還是別的考試,本只是選賢任能的選拔標準。但,當高考成為紙面分數大戰,成為寒門子弟唯一晉升通道,成為一項為今后立足而進行的激烈競賽,這時說一切為了“高考”,其實早已超出考試本意。
這兩天新聞,類似的比比皆是。如河南鄲城“高考神校”貼滿標語激學生斗志。橫幅標語幾乎布滿每一寸空間,空氣中都能聞見“高考”的味道——“要成功,先發瘋”,“別人在拼搏,你在干什么”等等。央視又報道了河北衡水二中今年誓師大會,還有去年走方陣的鏡頭。超嚴格管理的應試名校,長期浸淫其中,高考早已內化為一種無比偉大的事業,臨考莫名有種莫名的崇高感。
這哪是一場考試?作為過來人,這個不是說風涼話。正因走過這一程,才更希望求學與高考盡快恢復本貌,讓高考只是高考。以目前大學擴招程度,若只為擇業,高考顯然應該平常心看待。而高考工具化功利化最濃縮具象的表現,其實是上述圍毆事件導火索——撕書狂歡。上學所有書我一本沒賣,更沒撕過。或許只因敬惜字紙吧。張曉舟在《敬惜字紙》一文寫過,煤鋪都曾掛“烏金墨玉,石火光恒”如此唯美店招,去日本的朋友也最愛拍大街小巷堪比藝術品的創意雅致的店招字體設計。放眼我們街頭巷尾,除“至尊豪庭”粗鄙文案,就是傻大粗黑的電腦字。大眾審美需求和文化品位,在那種空洞口號中,就已漸漸飄零。
書,本不該只是撕來發泄表決心的東西。如果一直讀不懂書的意義,那么學習以及之后各種考試的意義又在哪呢?
(原標題:“敬惜字紙”,賦予學習以意義)作者:李曉亮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華商報(201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