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孫氏后裔和有關專家學者到孟津考察,尋找孫中山南遷始祖祖塋。
孫氏后裔長期考證認為,唐代孫誗(chán)為孫氏南遷始祖。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孫誗任承宣使,轉戰江西地區平定黃巢起義,后封東平侯,定居今江西寧都。其后裔散遷福建、廣東等地。孫中山為該支孫氏后裔。
據考證,《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列世系圖有~孫會~孫公乂~孫瑝~孫拙~孫誗~”,顯示孫誗的父親為孫拙。孫拙生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官至工部侍郎,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病卒。上世紀出土的孫拙墓志現存洛陽古代藝術館。墓志顯示其葬于“平樂鄉張揚里”祖塋。
孫拙曾祖孫會官至吏部尚書、祖父孫公乂為工部尚書、父親孫瑝為御史中丞,居東都洛陽集賢里、陶化里,去世后均葬于今洛陽市孟津縣朝陽鎮張陽、小梁、南石山一帶孫氏祖塋。上世紀,孫氏祖塋出土以上成員在內的孫拙家族墓志35方,存于千唐志齋、洛陽古代藝術館、開封博物館等處。
來自河南省孫姓文化研究會的孫耀華、孫釴淼、孫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李秀萍,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郝紅星,中山大學河南校友會尚偉華等考察團成員到朝陽鎮進行了實地考察。
考察團成員表示,將結合歷史典籍、出土墓志、孫氏族譜等資料,對孫中山南遷始祖祖塋的具體情況進行深入研究考證。(孟小津 白海冰)【原標題:孫氏后裔來孟尋找孫中山南遷始祖祖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