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仝詩集版本研究(3)
2012/5/2 10:39:1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明正德間吳縣包山人,亦曾刻印過《李頎詩集》一卷。以家藏宋本翻刻《盧仝詩集》二卷、集外詩一卷。國家圖書館藏明陸涓刻本《盧仝詩 集》二卷、集外詩一卷,在詩外集序下有“綺瑞樓”和“鐵琴銅劍樓藏”印,在徐跋后有字曰:“吳郡陸焴識”。黑單魚尾,每半頁10行,行18字,版心有“盧仝”二字,不收《逢病軍人》、《山中》、《除夜》(二首)等四首。該本分《蕭二十三赴歙州婚期二首》為二題:“淮上客情殊冷落,蠻方春早復何如。相思莫道無來使,回雁峰前好寄書”一首,題為《蕭二十三赴歙州婚期》;“南方山水生時興,教有新詩得寄余。路帶長安迢遞急,多應不逐使君書”一首,題為《無題》。
嘉靖本。嘉靖時翻宋書棚本《盧仝集》三卷。今上海圖書館藏1918年石印本《景宋盧仝集》,此本后有莊炎跋稱:“適行篋中攜有唐盧仝集三卷,已涂狼藉。而款式尚精雅可喜……此本宋諱均缺末筆,且行款與士禮居叢書魚元機集相同,當為明嘉靖時翻刻宋臨安書棚本無疑。”1918年的石印《景宋盧仝集》本,即是據莊炎姬人洪娟影抄嘉靖翻宋本付印的,卷前有盧仝小傳,版心有“盧仝”二字,黑單魚尾,每半頁10行,行18字。該本在《月蝕詩》中“架構何可當”之“架”字下缺“構”字,有注曰“御名”二字,乃避宋高宗趙構之諱。此本收詩71題,103首,無《掩關銘》、《逢病軍人》、《山中》、《除夜》(二首)等四首。卷后有孫俶仁批曰:“按,《全唐詩》此后(指《掩關銘》、《逢病軍人》、《山中》、《除夜》(二首)等四首語氣全不似玉川,殆他人之作纂入也。”
百家詩本。明朱警輯《唐百家詩》本《盧仝詩集》二卷、集外詩一卷。該本前有韓盈《盧仝集外詩序》,卷后有徐獻忠跋。黑單魚尾,每半頁10行,行18字,版心有“盧仝”二字。該本包括《含曦酬》、《馬異答盧仝結交詩》和《招玉川子詠新文》三首,不收《逢病軍人》、《山中》、《除夜》(二首)等詩,實收詩103首。
明抄甲本。睨無名氏抄《盧仝詩集》二卷、集外詩一卷本。黑雙魚尾,每半頁10行,行20字。版心有“盧仝”二字,所收詩篇同于唐百家詩本,有韓盈集外詩序和徐氏之跋。包括《含曦酬》、《馬異答盧仝結交詩》和《招玉川子詠新文》三首,不收《逢病軍人》、《山中》、《除夜》(二首)等四首,實收盧仝詩103首。
明翻宋本。明翻刻《宋本盧仝詩集》,三冊(上、中、下)。封皮有“常熟翁氏藏書”、“宋本,黃蕘圃舊藏”字樣。黑單魚尾,每半頁lO行,行18字。版心有“盧仝”二字。收詩71題、107首,包括《含曦酬》、《馬異答盧仝結交詩》和《招玉川子詠新文》三首。無《逢病軍人》、《山中》、《除夜》(二首)等四詩,實收盧仝詩103首。該本在《月蝕詩》中“架構何可當”之“架”字下缺“構”字,有注曰“御名”二字,乃避宋高宗趙構之諱。在《盧仝集外詩序》下鈐有“翁斌孫印”,翁斌孫,字瞍夫,江蘇常熟人,翁同龢之嗣孫。生卒年不詳。斌孫雅好藏書,翁同龢“歸田時,京師典籍、碑帖匆遽間未克攜行,旋由斌孫居其宅,謹守其藏書”。斌孫最終將其書捐入北京圖書館。
抄宋乙本。明抄《玉川子集》二卷、外集一卷本。此本曾藏上海涵芬樓,《四部叢刊》本《盧仝集》即據此本影印。黑單魚尾,每半頁10行,行18字,版心有“盧仝”二字。收詩71題,107首,包括《含曦酬》、《馬異答盧仝結交詩》和《招玉川子詠新文》三首。無《逢病軍人》、《山中》、《除夜》(二首)等,實收盧仝詩103首。該本在《月蝕詩》中“架構何可當”之“架”字下缺“構”字,有注曰:“御名”二字,為避宋高宗趙構之諱。
統簽本!短埔艚y簽》卷三百六十四《丁簽》七十八所收之盧仝集,每半頁10行,行19字。卷首有盧仝小傳及詩評。凡三卷,依詩體編次,依次為五言古詩、七言古詩、長短句,此共收詩100首。其中《送王儲詹事西游獻兵書》作三首;因分體編排,《感古四首》前三首作《感古三首》編在“五言古詩”類,第四首編在“長短句”類;《村醉》為二首,其二在他本中作《解悶》;無《掩關銘》。統簽本盧仝集,在卷首云:“宋慶歷中本又有集外詩十五首,附集后,另為卷,乃昌黎韓盈得之道士崔懷玉補者。今合為一卷,編注補字,題下存舊。”故胡氏當必有所用底本。
另,高儒《百川書志》卷十四云:“《盧仝詩》二卷,別集一卷。洛陽人,號玉川子,詩總一百四首。”董其昌《玄賞齋書目》卷七著錄《盧仝詩集》,不稱卷數!督盘脮俊吩“晚唐四十二家”別集中著錄有盧仝,但不稱書名、卷數。以上三種并未著錄系何版本。
據上知,盧仝詩集的刊刻流傳在明代最盛,以三卷本為多,且大多都不收《逢病軍人》、《山中》、《除夜》(二首)等四首。明代眾本多承宋本而來,故據其可窺宋本之概貌,加之宋代刊刻之盧仝詩集今皆不可見,故明本盧仝集猶顯彌足珍貴。
三、清代盧仝集的刊刻與傳抄
清代翻刻和傳抄的盧仝集,主要有以下幾種:
全唐詩本?滴蹼沸蕖度圃姟匪铡侗R仝詩》三卷。康熙御制《全唐詩•序》云:“朕茲發內府所有《全唐詩》,命諸詞臣,合《唐音統簽》諸編,參互?,(艸鬼)補缺遺。略去初、盛、中、晚之名,一依時代分置次第。”《序》中所云《全唐詩》,即今國家圖書館所藏季振宜輯本《全唐詩》。揚州詩局編臣以之為底本,參以《唐音統簽》等,編成《全唐詩》。季振宜稿本分盧仝詩為三卷:第一卷50首;第二卷40首;第三卷14首,共104首詩。收有含曦酬盧仝的《含曦酬》和徐希仁的《招玉川子詠新文》二首,故實收仝詩102首!度圃姟吩谠姷呐判蛏蠀⒄占靖,但每卷收詩數目不同:第一卷50首;第二卷38首;第三卷19首,共107首。亦收有《逢病軍人》、《山中》、《除夜》(二首)等四首,故實收仝詩103首。
顧抄本。顧夏珍抄本,有集外詩一卷,今藏南開大學圖書館。此本卷前有嬰暗居士志其源流曰:“《玉川子詩集》二卷,集外詩一卷。有慶歷八年中冬望日昌黎韓盈謙甫集外詩序,盈有跋云‘取家藏宋本壽之梓’,無年月姓名。莫氏(呂阝)亭《知見傳本書目》云‘時代名氏,自是元明間人’。陸氏《藏書志》載抄本正同,而未言有韓序,但云‘陸焴跋,則余本之跋,當即其人而去其名也。&rsqu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