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這個疏浚西湖的奏狀,我們會產生什么想法呢?其一,他系統回顧了至他那時西湖的演變史以及對西湖所作出貢獻之人;其二,他真實描寫了西湖的現狀,點明了如果不疏浚西湖可能對皇上、對百姓、對城市發展、對交通運輸、對國家經濟造成的危害;其三,我們讀出了蘇軾要疏浚西湖的為民情懷、系統規劃與煞費苦心。在他接著寫的另一奏狀《申三省起請開湖六條狀》開頭就直接寫他之所以要這么做,就是到了杭州后“訪問民間疾苦”得來的。他對治理西湖考慮得不可謂不全面,簡直可以用我們現在的發展觀來衡量,西湖疏浚成功了之后,如何保持西湖的可持續清潔,他又經過一番實際調研,據《宋史》蘇軾傳記載,“軾見茅山一河,專受江潮;鹽橋一河,專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復造堰閘以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復入市,以余力復完六井,又取葑田積湖中南北徑三十里為長堤,以通行者。吳人種菱,春輒芟除,不遺寸草,且募人種菱湖中,葑不復生,收其利以備修湖(現導游說蘇下令不準人種菱以防污染,與其記載相反)。取救荒余錢萬緡糧萬石,及請得百僧度牒以募役者,堤成,植芙蓉楊柳其上,望之如畫圖。杭人名為蘇公堤。”雖然這是一項于國于民都有利且能夠帶來長遠好處的真正政績工程,但蘇軾并不是想修就修,必須報皇上點頭,而報皇上又不能直接提出意見與主張,于是便出現我們上引一段中可堪玩味的詞句,開頭要將這一政績工程的現實必要性上升到政治或者是國運的高度,主要理由不管是真是假要能與皇上自身扯上點關系,要能逗得即使是皇上小兒也心花怒放,這樣才能獲得皇上點頭,獲得皇上支持,然后再由此獲得其他官員或其他地方政府的援助。——由此看來,婉轉加戴大帽子,加對領導自身是否有益,是我們干什么事,包括即使是為民的大事的必經程序。
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正事想干成看來多么不易。
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想干點正事的人看來都必須具有如此政治技巧。是難還是累?
如果說杭州至今仍能稱之為人間天堂,蘇軾的這項政績工程仍然可以說是一個堅固的支點。
蘇軾這次到杭州僅干了兩年半多。元祐六年閏八月他轉知潁州,時間更短,次年三月即離任轉知揚州。雖然任期短,但所干為民大事不少,首先是拒開八丈溝以防潁州被淮水倒灌,接著疏浚潁州西湖的蓄泄洪通道——中清河、白龍溝,也便利了潁州的通往淮水的航運交通。此后此西湖也有了一條蘇堤,便是此地百姓仿杭州西湖蘇堤而建以紀念蘇軾。他來時此地剛剛經歷夏季大水,之后竟又秋季大旱,冬季大雪,蘇軾又投入了賑災活動中。這邊形勢逐漸好轉,相鄰不遠的揚州由于有相似的形勢又告急,蘇軾又被派往揚州。來到揚州,他一邊向朝廷申請,要求免去民間的“積欠”,使老百姓“稍知一飽之樂”,一邊干了另一件政績工程,取消了一位后來的權臣在此為官得意的形象工程:萬花會。
這位權臣是誰?是中國歷史上因為《水滸傳》而家喻戶曉的大奸蔡京。
據《東坡志林》記載:“揚州芍藥為天下冠,蔡繁卿為守,始作萬花會,用花十余萬枝,既殘諸園,又吏因緣為奸,民大病之。余始至,問民疾苦,以此為首,遂罷之。”元祐初,司馬光任宰相,下令廢罷王安石推行的新法。眾官員還在持不同意見猶豫時,只有蔡京按照限令執行,為此受到司馬光的稱贊(但奸佞的面孔就在這,后來他又力助章惇推行變了種的所謂新法)。但也為此受到諫官的彈劾,指責他“挾邪壞法”,他從龍圖閣待制,知開封府被貶外任,也就在蘇軾來揚州前兩年曾來此擔任知州。就在這期間他舉辦了“萬花會”。
史書沒有記載他為什么要舉辦萬花會,但我們可以揣測,揚州芍藥為天下冠,要想把這些花都看遍,只有舉辦萬花會;舉辦萬花會,營造一種欣欣向榮的喜慶局面,皇帝小兒知道了,豈不會對自己治理有方留下好印象,好早點把自己調回京城去,在舉辦萬花會期間,還可以借機邀請有關方面負責人前來,一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與形象魅力,二可以趁機結交朋黨,為日后東山再起打下人脈基礎。估計是嘗到了甜頭,蔡京在揚期間延續了下來,后來者似乎也看到了甜頭,順延了下來。至于這是不是可能給老百姓帶來災難,可以不加考慮,只要對我有利,老百姓算什么呢?誰叫我是他們的父母官,他們是我的子民呢?沒想到又來了蘇軾;沒想到他還要問民疾苦。萬花會,要遍采諸園之花,是對諸園之花的糟蹋,眾百姓家花園以及所種之花要想不被糟蹋,就只有找門道托關系或者賂賄公差。萬花會,不僅沒有給揚州帶來喜慶,相反已經成為揚州一大害,它擾民,它制造了腐敗,它損毀了執政者的形象。由此更引起了民怨。
看來,政績工程不僅包括為民為國興利,還包括為國為民除害。
而無論是興還是除,其基礎都是問民疾苦。
同時,還需要謀略與膽略。如果說前者更需要謀略的話,后者更需要膽略。
后者的主持以及他所由此建立的政治資源,豈不因你因此都一并臉上無光。獨有你清正廉明?縱觀蘇軾一生,很像魯迅翁所說:兩間余一卒,荷戟獨彷徨。王安石派主政,他要提意見,于是受到打擊,轉了司馬光派風向,他又要替王安石說好話,于是仍受到迫害。雖然他在這些地方實行了這么多的惠政,隨著變了種的新派的上臺,只能是一路被貶,直至崖州當時所謂的***僻遠。連他的作品——“文章動蠻貊”,也就是產生國際影響的作品,蔡京也打著“紹述”熙寧的旗號加以毀禁。這里有沒有對禁罷萬花會的“回報”呢?
政治上的膽略需要的是沒有個人私愿,且始終把實際中的老百姓高舉在頭頂。【原標題:蘇軾與政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