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嘉祥城南武宅山,有一組在墓地上的地面石構建筑,基中飾有內容十分豐富的畫像石,題材有社會現實生活、神話故事、奇禽異獸和歷史人物故事,在中國美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這就是名聞遐邇的武氏祠石刻。武氏祠是東漢武氏家族墓地上的武梁、武榮、武斑、武開明四石祠及雙闕的總稱,也稱武梁祠。武氏家族是東漢時的豪強地主,兄弟、子侄數人均為高官,勢大財雄,加上當時厚葬風盛,才創造出了集財富、藝術和技巧為一體的武氏祠。“荊軻刺秦王”畫像石在祠前右室(武榮祠)和左右室各有一塊。圖中所示為石室第四石,高97厘米,寬70厘米。畫面分為三層:第一層為管仲射小白的故事;第三層為神話題材伏羲女媧的故事,下面一列由水波曲線紋、雙菱紋和連弧紋組成的花紋飾帶;中間第二層是主要的部分,即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畫面中間為一柱,柱上穿透一帶穗的匕首;柱下一匣,匣蓋打開,露出一頭顱;柱旁有半截袖子,是荊軻揪秦王時,秦王使勁掙脫撕下的;柱左為被御醫夏無且抱住的荊軻,兩手揚起,頭發甩開;柱右為秦王,大步躲避并回首觀望。地下仰臥一人,為嚇倒了的秦舞陽;一武士在秦王右方,正執劍盾欲上前相助。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發生在戰國末年。據《史記·刺客列傳》記載,秦王政滅韓、趙二國后,兵臨易水,向燕國邊境壓來。燕太子丹即請荊軻以燕國使者身份,帶了副手秦舞陽,并攜帶了秦叛將樊於期的頭顱和燕國督亢一帶的地圖,以投降歸順為名,相機刺殺秦王。秦王未料有詐,故隆重地在咸陽宮舉行接見儀式。荊軻、秦舞陽捧匣子、地圖走到秦王面前,荊軻“圖窮匕首見”,左手揪秦王袖子,右手操匕首直刺,秦王撕斷袖子脫逃,并揮劍斬斷荊軻之腿。荊軻拼力將匕首向秦王投去,擊中柱子,于是秦王左右侍衛上前殺死了荊軻。
畫面表現的正是荊軻謀刺秦王,匕首擊中柱身的一瞬間的場面。露出的刀鋒,表現出荊軻孤注一擲迸發出來的強大力量,人物的運動感強烈,用對比手法,表現驚恐萬狀仰面跌倒的秦舞陽,襯托出荊軻的臨危不懼的神態。畫面有明顯的褒貶之意,歌頌了荊軻的“勇”和“義”以及“士為知己者死”的精神。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史話,在漢代已為人傳頌,沿襲至今未衰。倪云 隗蒙【原標題:荊軻刺秦王畫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