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申不害之術,一種官僚制度

2013/6/9 15:03:12 點擊數: 【字體:

  
  申不害(約?-前337年),亦稱申子,戰國時期鄭國人,是著名的思想家和改革家,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以“術”著稱于世。鄭國是法家的故鄉之一,子產、鄧析等都屬法學大家,申不害受法家思想影響較深,同時,與當時很多法家一樣,申不害也深受道家無為而治理想熏陶。申不害曾做過鄭國的小官,但鄭國本來就是小國,子產去世后,國勢式微,前375年,大約在申不害20-30歲的時候,鄭國為韓國所滅,申不害從此成為了韓國人,據說鄭國戰敗后,申不害成為了奴隸,但至少剛淪為亡國奴的時候,地位卑賤是肯定的。后來,憑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學,逐漸地又在韓國混出了點名堂,成為一名低級官員。

  在兼并戰爭不斷的戰國時期,韓國并不算大國,在戰國七雄之中是最小和最弱的。尤其它的近鄰魏國和韓國向來不和,局部沖突不斷,同是三晉之一的魏國經過李悝變法,國力大增。韓昭侯四年(前354年),魏國出兵伐韓,面對重兵壓境的嚴重局面,韓昭侯及眾大臣束手無策。危急關頭,申不害審時度勢,建議韓昭侯執圭(古時臣下朝見天子時所執的一種玉器)去見魏惠王,表示敬畏之意。魏惠王果然十分高興,立即下令撤兵,并與韓國約為友邦。申不害亦由此令韓昭侯刮目相看,逐步成為韓昭侯的重要謀臣,得以在處理國家事務上施展自己的智慧和才干。

  公元前353年,魏國又起兵伐趙,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成侯派人向齊國和韓國求援,韓昭侯詢問申不害應如何應對。滑頭的申不害擔心自己的意見萬一不合國君心意,不僅于事無補還可能*燒身,便回答說:這是關系國家安危的大事,讓我考慮成熟再答復您吧!隨后,申不害游說韓國能言善辯的名臣趙卓和韓晁,鼓動他們分別向韓昭侯進言,一個主張出兵救趙,一個反對出兵救趙,申不害則暗中觀察、揣摩韓昭侯的心思。看到韓昭侯傾向于出兵,便進諫說應當聯合齊國,伐魏救趙。韓昭侯果然很高興,與齊國一起發兵討魏,迫使魏軍回師自救,從而解了趙國之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圍魏救趙”的故事。

  韓昭侯是個胸有大志的人,也想做一番事業的,曾進行過改革,但由于沒有得力的助手,改革不徹底,政治上造成一些混亂。一些貴族官吏便乘機欺上瞞下,各自為政,導致吏治腐 敗,國弱民貧。面對近鄰魏國經過李悝變法,國力大增,韓昭侯很是羨慕,從申不害處理外交事務的卓越表現及其獨到的見解,發現這位昔日的俘虜原來是難得的治國人才,于是便力排眾議,于公元前351年,破格拜申不害為相,以求變革圖強。

  申不害的治國思想以“術”著稱,據說申不害的思想深受慎到的影響,也很重視勢和法,但他認為僅此還遠遠不夠,君主有了勢,定了法,其地位還不是穩固的,必須有術,不然勢與法就會變得威嚴而不受用,刻板而不通達。如果以術來聯通勢與法,就如虎添翼,無論動靜,都會使臣下懾服。

  申不害的治國之術,具有明顯的道家學派影響,強調君主要無為而治。君主好像一個趕馬車的,他不必也不可替他的馬拉車,只要坐在車上發號施令。申不害說,善于作君主的人什么事情都叫臣下辦了,他同臣下比較起來,好像是“愚”,沒有什么能力,其實他的“愚”正是他的智,君主去除個人作為的“無為”,才能聽取臣下的意見,集思廣議把事情做好。其實臣下的有事,都是替他辦事。臣下的有為,都是為他而為。

  但是,無為的君主必須有辦法控制和指揮臣子們做事,否則就是真的愚蠢了。為此,申不害給君主們開出了藥方,這個處方的名字就叫“術”,那么什么是“術”?申不害的著作已經遺失,我們無法知道他的原始表述,不過好在后來的韓非子繼承發揚了申不害的“術”,從韓非子的論述中我們大概可以知道申不害的“術”究竟為何物。《韓非子·定法》對術做了這樣的解釋:“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生殺之柄,課群臣之能者也。”意思是說,所謂術,就是根據才能授予官職,明確各自的職責并加以考核,這樣君主就可以操生殺之柄,督促群臣竭盡所能努力工作。這里主要是講的管理方法,或者說類似于我們今天的行政機構改革工作,論述的實際上是一種官僚制度。

  申不害一個著名的主張是“明主治吏不治民”,他在韓國變法改革,第一步就是根據才能授予官職整頓吏治。在韓昭侯的支持下,首先向挾封地自重的俠氏、公厘和段氏三大強族開刀,果斷收回其特權,推毀其城堡,清理其府庫財富充盈國庫,這不但穩固了韓國的政治局面,而且使韓國實力大增。與此同時,大力整頓官吏隊伍,“見功而與賞,因能而授官”。史書上記載了這樣兩件事,很能反映申不害的賞罰有度,因能授官的主張。韓昭候從來不輕易無故獎賞自己的下屬,他經常讓左右的侍從將他的破褲子收藏保管起來。侍從有時就抱怨說你真小氣,賞賜給我們不就得了。韓昭候說:“英明的君主珍惜他的皺眉和歡笑。皺眉時必定是不滿意某人而皺眉,歡笑時必定是為了嘉許別人而歡笑。一條破褲子跟皺眉和歡笑一樣,不能無故賞賜給人,要賞賜給對國家有功的人。”另一件事說的是申不害走后門的事,有一天申不害私下請求韓昭侯給自己的堂兄封一個官職,韓昭侯不同意,申不害面露怨色。韓昭侯說:“這可是從你哪里學到的治國之術啊!你常教寡人要按功勞能力大小授以官職等級,如今又無故請求為你的兄弟封官,我是答應你的請求而拋棄你的學說呢?還是推行你的主張而拒絕你的請求呢?”申不害慌忙請罪,對韓昭侯說:“君王真是賢明君主,請您懲罰我吧!”對申不害走后門這件事,史家歷來多有微詞,有說其虛偽投機的;亦有說其推行“法治”不堅決的,但從申不害重“術”和當時復雜的社會背景來考察,也許這是他對韓昭侯的一次試探,正是韓昭侯對走后門的嚴正態度,使申不害堅定了助其變法革新的決心。

  整頓吏治的同時,申不害對韓國的組織機構進行了改革,也就是所謂的“循名而責實”的工作。循名責實實際包括兩個層面的意思,一是明確各個職位的職責范圍,避免職能不清和職能交叉;二是根據你的職位確定你的權力,按照職位職責考核工作成效。按現在的話來說建立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申不害認為,你有你的職守,你的職責就是干好本職工作,超越職守就是越權,就是違法。他的職守類似我們今天說的管轄權,我們現在的管轄權分為級別管轄、地域管轄、部門管轄,估計申不害當時也有這樣的一套制度,界定每個層級、每個部門、每個區域的職權范圍。韓昭侯對于申不害的這套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貫徹的最為徹底,有一次,韓昭侯喝醉酒后睡著了,他手下的官吏典冠(管帽子的職員)擔心他著涼,便找掌管衣物的職員典衣要了一件衣服,蓋在韓昭侯身上。韓昭侯睡醒后,他感到睡得很舒服,發現不知是誰還給他蓋了一件衣服,就問身邊的侍從說:“是誰替我蓋的衣服?”侍從回答說:“是典冠。”韓昭侯一聽,臉立即沉了下來。他把典冠找來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新浪讀書 2009年06月06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