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聽說,一個人真正愛孩子,就應當教育他走正道,千萬不要讓他陷入邪惡。主公要想立州吁為太子,那就另當別論;若不然,千萬別把他寵壞了,那樣不僅對國家不利,也會害苦孩子。”衛莊公認為石愛卿是老生常談,也就沒有放在心上。石碏的兒子石厚與州吁關系過密,石碏說了他幾次,見兒子仍與州吁來往,也就不再管他。太子完即位,石碏就以年老體弱為由,辭職回家休息。這老頭一離開朝廷,州吁想當國君的欲望再也控制不住了,就殺死衛桓公,奪得君位。
這一丑行引起國人的強烈不滿,并受到各國的譴責。僅譴責也就罷了,萬一諸侯前來討伐,自己不僅國君當不成,連死在哪里都不知道。怎樣引開輿論,并能鞏固自己的地位,這就是州吁急待解決的問題。石厚很有辦法,他建議:發動一場戰爭,轉移諸侯的注意力。衛國屬于中小國家,發動戰爭打誰去,又能打過誰呢?想來想去他們就想到了公孫滑。送滑歸鄭,這可是先君的未了心愿。但憑衛國的實力,沒法與鄭較量,于是他們就想著尋找同盟軍。這一想,還真想出點子來:宋!石厚激動地跳起來:拈動宋國一顆子,就能走活全盤棋。于是,石厚決定親自出使宋國。
石厚來到宋都商丘,先去拜訪孔父嘉。孔問:“石卿可有什么教我的?”石厚說:“聽說孔卿有憂,石某特來為卿分憂。”孔父嘉道:“我有什么憂呢?”石厚問:“穆公臨終前,曾把宋公托付給您,可有此事?”
一句話,使孔父嘉陷入沉思。宋君名與夷,是宋宣公的兒子。宣公臨終前,以為弟弟賢能,就把君位傳給他,即為宋穆公。穆公時刻牢記兄長的恩德,在他病危時,就把自己的嫡長子馮叫到跟前,與其訣別:“咱們從此之后,生不相見,死不相祀!”馮就出奔到鄭國。穆公又召來大司馬孔父嘉,叮囑道:“卿是我最信任的人,我把與夷托付給你,卿一定要替我輔助好他。”孔父嘉說:“馮在國中威望很高,群臣都愿意輔助他。”穆公道:“正是他有一定的影響,我才把他趕走,并特地囑托你輔助與夷。若與夷有什么差錯,我到那邊沒法見兄長!”孔父嘉一聽,就含淚答應了。
石厚見孔父嘉默默點頭,又問:“公子馮出奔在鄭,國中很多人都認為他賢明,您真的能天天安心地吃飯、睡覺,而沒有一點憂愁?您決不是不發愁,而是有二點犯難。一是馮素有賢名,又是穆公的愛子,所以您不忍心除掉他;二是就算您有此心,也沒有這個能力,因為宋國并不比鄭國強大。”
孔父嘉感嘆道:“您真象看到我的內心一樣啊!”
石厚接著說:“請問:卿不忍心對公子馮下手,萬一公子復國,卿該怎么辦?事奉馮為君嗎?為宋公去死嗎?無論哪一種,您都辜負了穆公的重托啊!”
孔父嘉看著石厚,長嘆一聲。【原標題;鄭莊公挑戰周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