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河南最大的優勢是文化” ——專訪齊岸青

2013/6/20 10:11:32 點擊數: 【字體:

 
    “在規則之下要保持自己的個性”

   經濟視點報:你做了很多的職業,最早的時候是工廠、青年團、雜志社副總編、河南省文聯專業作家,然后是文學院常務副院長、中原國際文化公司總經理、鄭州市文化局局長,還曾經是鄭州、開封兩地的市長助理,現在又任河南省文化產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在這么多職業中,你最喜歡哪一個?

  齊岸青:我覺得是一種選擇,這種選擇有時候是自己的選擇,有時候是社會的選擇,不能說我更喜歡什么。

  經濟視點報:那按照自己的興趣點來說呢?

  齊岸青:自己的興趣點是變化的,我經常給自己定型是一個書生。我覺得最終還是回到書桌上,可能心性也在這兒。

  但是很多朋友評價我不只是一個書生,評價很多,可能是我骨子里面相對比較躁動。要不怎么老是在選擇?基本上平均3~4年換一個職業,社會上的職業我好象都嘗試過。

  經濟視點報:你的經歷跨越了學、商、官三種身份,等于說你自己比較認同的還是“學”?

  齊岸青:相對是一個矛盾。我自己希望成為一個書生,不是學者,我覺得書生跟學者不一樣,學者比較嚴謹,應該善于教導,書生就是自己的心性,說是瀟灑的一面或者是有自己的一些嗜好,可能有些嗜好是不良的,有些嗜好是很好的。

  當然其他的行業我也不反對,我覺得當官也好,當個好官,當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官;做商人,我覺得要做一個讓別人信得過的商人。我從商,大概近20年了,我覺得我最滿足的就是別人說“和齊岸青做生意用不著簽合同”,我覺得這是對我最高的一個評價。

  經濟視點報:這種想法是不是還是文人的表現?

  齊岸青:主要還是一種習慣。從小爸爸媽媽教育不要亂拿別人的錢,一生不要欠別人的任何一分錢,就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

  經濟視點報:背負太多道德和文人情感,是不是與商人追逐利潤的本質追求有沖突?

  齊岸青:道德與逐利并不矛盾,商業的本質就是追求利潤,但是你在追求利潤的過程當中,怎么樣對待別人、對待自己卻是有很多做法。我用的辦法很簡單,和任何人合作的時候首先要考慮到對方的利益,對方有利益了,你才能把一件事情做成功。

  經濟視點報:作為文人,你怎么看待錢財呢?

  齊岸青:在工資很低的時候也沒覺得自己缺錢,這可能是一種心態吧,有錢也能花,沒錢也能過,對錢沒有特殊的感覺。

  經濟視點報:你的職業經歷是從書桌上開始的,最早的職業應該是雜志社?

  齊岸青:最早在第一拖拉機工廠,在黨委辦公室。后來到青年團,青年團以后到了雜志社,然后是文聯專業作家。

  經濟視點報:第一次大的職業轉軌是1988年,到中原國際公司任職,由文轉商?

  齊岸青:是1987年底,那時候作家都到其他地方兼職,其他作家都到縣市去兼任副縣長、副市長、副區長,當時正好中原集團正在籌備,我就去兼職中原文化公司的副總經理。

  經濟視點報:從商以后與以前的從文有什么不同?

  齊岸青:首先是個人的壓力,我覺得作家你可以自由地宣泄自己,可以比較放松的褒獎別人,或者別人褒獎你。青年作家,到處有約稿,有講課,盡管自己不夸張,還是比較沉浸在這個(感覺)。然后突然去做企業,過去沒有求過人,而經商你可能要求助于很多人。

  經濟視點報:它是不是也對你有所改變?

  齊岸青:后來做企業最大的變化,就是不再以自己的性情來去做一些事情,應該以大家的利益、公司的利益來選擇做事情的方法、方式。因為你要對這個企業負責任。我也是經商好多年以后,突然意識到我應該這樣,那可能是潛移默化的變化吧?

  經濟視點報:應該說有文到商的理念性的改變對你影響很大?

  齊岸青:對。后來我回到行政部門工作的時候,我也時刻提醒自己,要按照政府與組織的規則辦事,在規則之下要保持自己的個性,不能把自己框定在單一的色彩、固定的模式下去思考。我不能丟掉這點,因為我不會放棄書桌,如果把這一點丟掉了,可能就寫不出東西了。

  經濟視點報:盡管做了很多工作,但在你心里最終還是要回到書桌邊?

  齊岸青:是的,我最喜歡的還是書,而且是低質書籍,有很多藏書,以前無論我走到哪兒,這些書肯定是要跟著我的。

  經濟視點報:是一種心理暗示?

  齊岸青:有這些因素。但現在不再把書搬來搬去了,想把它們捐出去。

  經濟視點報:2003年開始調任鄭州市文化局局長,又開始從政之路。是不是可以這樣說,文化局局長這個職位對你一些理念的實施提供了更大的平臺?

  齊岸青:做文化局長我覺得是給我帶來了一種平臺、一種可能性。市委市政府選擇我的時候應該是考慮到了我在文化市場、產業上的一些經驗,是希望我在政府和市場之間找到一條通道或者一種實驗,看能不能在這個領域里面探索。

  對我個人而言,文化局長就是一個名號,但他是一個事業的平臺。我告訴大家,我要做“中國最優秀的文化局局長”,但這句話指的不是我個人,而是說鄭州市文化局要成為中國最優秀的,我和我的同事們應該也做到了。

  “文化產業缺的不僅是錢”

   經濟視點報:后來任文化局局長時開始實施鄭汴洛文化工程,成立鄭州市第一家歌舞劇院、開放博物院,但最成功的作品應該是《風中少林》。

  齊岸青:《風中少林》是一個城市的夢,一個英雄的夢,一個歷史的夢,我僅是起到了一個執行者的作用。《風中少林》的成功,說明好東西是有市場的,有市場的東西也一定要有一個好環境,過去是把它割裂了。

  經濟視點報:現在的文化產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在市場化運作的同時,是不是也承載著很多政府使命?

  齊岸青:我們形容它是河南文化產業的輕騎兵。

  經濟視點報:包括你以前做的一些事情還有現在的文化產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都有一定的政府背景,你在產業化和政府背景之間如何平衡?

  齊岸青:我覺得不矛盾。因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會有溝通,關鍵看怎么去做,怎么達到一種默契。有時候每個人的位置不同,站的高度不同,處理事情的時間、順序或者方法、方式也不同。但政府要求的并不一定都不是市場化的,它一定有一個結合點,關鍵是看我們怎么樣去做。

  政府會引導我們,但政府不會什么都去做。文投有政府的背景,但文投沒有任何壟斷性的資源,我們也要到市場上尋求機會,當然,我們不會把文化的東西都包攬了,會尋求廣泛合作。只有整個社會對文化產業都有了投資的熱情,文化的事情才能搞好。

  經濟視點報:按照你的設想,文投是一個什么樣的定位和規劃?

  齊岸青:河南最大的優勢之一是在文化上,對河南整個文化產業來講,從長遠、從宏觀上我是充滿信心的。鄭州現在還不是一線消費城市,沒有在年輕人心中達到那樣一個消費水平,但如果我們把文化做好、把文化放大,河南會變成全國的一線省份,鄭州會變成全國一線的城市。比如鄭州現在是全國的第八大古都,鄭州因為有了古都的定位,有了商都的稱號,她的文化概念更完整了,包括河南也是這樣。嵩山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使我們原來的文化資源越來越被放大。而正是這種最傳統的東西,恰恰是能成為最時尚的東西。

   我們最近正在規劃一個藝術村的建設,給傳統的民間藝術一個空間,我認為藝術設計和商業化運作一定會把最傳統的東西做的更好。比方說朱仙鎮的年畫、淮陽的泥泥狗,它那種夸張的造型、絢爛的色彩、內在的圖騰崇拜,都是人文精神的張揚,實際上現在的藝術很多東西都是從它們那里吸取的營養,但是我們現在沒有意識到開發,還是停留在傳統的工藝上,我們沒有去把它放大,這個東西將來如果真正能與商業的投資平臺結合,釋放的能量是很大的。我說的這是一個點,它還有很多點。它一定會非常精彩,不單單是在文化上。

  我覺得文投將來應該通過建立一個基金來搭建一個平臺,然后把這個平臺放大到每個省轄市、放大到全省。這樣使文投真正成為全省文化產業投資的一個平臺、一個積聚點。

  第二個就是我們會和旅游結合、文化大遺址的保護結合,搞文化園區,當然文化園區內也包括娛樂設施的布局。

  在影視方面,我們現在正投拍《客家人》。

  文投公司將來一定不是一個地域性的文化公司,它一定是一個全國性的公司,因為文化產業的投資沒有邊緣、沒有范圍、沒有界限。如果我們只在河南做,永遠做不大,中原文化必須走出去,河南的文化才能完整定義我們這塊土地。

  經濟視點報:文投是定義成一個做實業的公司,自己投資一些產業,還是定義為專業的投資公司,類似于針對文化產業的風險投資公司?

  齊岸青:任何東西都可以試,你可以把它做成一個純粹投資的公司,在金融市場上長袖善舞,去引導整個文化產業的發展。投資范圍可以放大,可以投在上海,也可以投在境外。

  也可以做成一個在實戰方面非常富有經驗的公司,做實業。

  經濟視點報:一個湖南衛視都可以帶動它整個娛樂產業的發展,山東和安徽拍電視劇也都挺成功的。前段時候河南也拍過一些電視劇,但是一直都沒有產生很大的影響力,這塊的原因主要是什么造成的?

  齊岸青:多種原因。

  經濟視點報:那你認為目前河南的文化產業化發展處在一個什么樣的狀態?距文化產業化還有多遠?

  齊岸青:這個很難說。

  經濟視點報:你認為,河南文化產業化還缺什么?

  齊岸青:我覺得首先還是觀念的問題。大家現在都在強調要重視文化產業,說明我們在這方面還是處于弱勢地位。但我覺得不僅僅是錢的事情。

  經濟視點報:不是資金的問題?

  齊岸青:不單純是。另外一個關鍵是,需要一個敞開的胸懷、一些國際化的理念,鄭州將來能夠成為這一類的人向往的一個地方,有了人才能夠有文化。

  “勇敢是一種智慧”

   經濟視點報:你是一個文化產業的探索者,而探索總是與風險并存。你自己在接受采訪時也說過:“文化產業一定要有一些先行者,要有一些倒在前面的悲劇英雄才行。”話雖如此,但每個人都希望結果是美好的,所以,你在探索與風險之間怎樣決策?

  齊岸青:我覺得所有的先行者,內心一定是無所畏懼的。他做事情的目的一定是光明磊落的,是一種坦蕩的追求,而不是陰暗的。

  另外先行者不是一個傻瓜,不是一個莽撞者,他可能是比別人更具有這種智慧。勇敢其實是一種智慧。

  經濟視點報:對。

  齊岸青:那他可能更嚴謹。我以前經常講“細節決定成敗”,一個先行者從戰略上,包括對自己他應該是一個無所畏懼的人。

  他相信自己,也相信潮流,但是他在做事情上一定是孤立的、一定是戰戰兢兢、一定是知道自己沒有任何的退路,一定知道上天沒有給他一次失敗的機會。我覺得我做事情是這樣一個心態。

  因為我沒有退路,只得往前走,因為我沒有失敗的機會,我才把握每一個細節把它做好。

  經濟視點報:你所謂的悲劇性應該是你的一種感覺,很多人對先行者還是致以敬意的。

  齊岸青:對,人們可以去尊重他。我說的悲劇可能對我來講叫心理上的悲劇。我要做事情,比如說我內心里也有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你說你什么也不想得到,可能也是虛偽的。

  我最希望得到的是一種認可。這種認可不是物質的或者地位的認可,是另外一種,是一個口碑的或者心里面的認可。那么它所謂的一種悲劇色彩,其實也是一個心態或者變化,有人覺得挺好。

  經濟視點報:你很在乎別人的評價?

  齊岸青:我覺得別人所有對我的評價,都是他們對我的一種認識,好的也好,壞的也好,都是別人對待事物的一個看法。

  當然我比較在意這些東西,我做事情希望得到認可,內心希望或者是追求得到公眾的認可。

  應該說我比較在意,但是我不會把它放在心里去。

  經濟視點報:那有沒有人說你的成功或者是給政府背景有一定關系?

  齊岸青:有呀,事實如此,我從來認為沒有個人打天下的,成績應該歸大家、歸政府、歸社會,包括這個城市、包括生活的地方,包括周圍的朋友,我覺得成功跟這些都是有關系的。

  經濟視點報:現在有人特別是民營文化企業說齊岸青的成功是因為占據了很多的資源。

  齊岸青:政府沒有分配給我們任何壟斷性資源,我們也是一家在市場中剛起步的公司。資源從來都是大眾的,我們可以和任何人合作,共同把河南的事情做好。

  經濟視點報:在圈子里,有一句話叫“想做好,先把齊岸青打倒”,有這句話嗎?

  齊岸青:那是好多年前的舊話了,大家都在一個地方,一是市場不大,二是在這個市場做的就只有那幾個人,一些新的業態往往是我第一個做。現在不同了,每個人都會是我們強有力的對手,沒人再去在意我了。

  經濟視點報:是什么原因使你在文化產業這塊堅持那么多年?

  齊岸青:我所有的缺點決定了我在這兒堅持。比如,比較自負,覺得自己能夠把一件事做成。比較虛榮,不想讓別人說自己半途而廢或者逃兵,想讓別人夸自己兩句。【原標題:“河南最大的優勢是文化” ——專訪齊岸青】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經濟視點報 2009年12月29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