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鄭彥英:中原作家就像土地上莊稼一樣不張揚

2013/6/20 16:11:35 點擊數: 【字體:

鄭彥英:中原作家就像土地上莊稼一樣不張揚


    8月29日,為期5天的第19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拉開帷幕,這次展會主賓國是韓國,本次展會匯集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外出版單位,英國、德 國、日 本、法國等都設立國家展臺,瑞典和土耳其首次以國家展臺形式參展。新浪讀書將以視頻訪談,微博大屏幕等方式,全面報道本次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

  8月30日,河南作家協會副主席鄭彥英做客第19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新浪直播間,訪談中鄭彥英不但談了自己的文學創作,還重點談了文學中原崛起。

  以下為訪談實錄

  主持人:犬和狗在您看來,我們還需要對于這個狗更去了解他的習性,了解它才能更好的保護他。您養狗嗎?

  鄭彥英:我們自己家養過,我因為老在外面奔波就不敢養,因為你需要給它喂食,這次來北京有一個禮拜了,它在家里沒人管了,我知道狗和人的依存關系,我喜歡它不敢養它。

  主持人:把狗的習性和犬的習性都了解透了。

  鄭彥英:我在文章里說出來了,讓看到文章的人知道,比如今年還允許放炮,我把大型犬放到我屋里,就這么簡單,它一響一看我在這兒,看到他這種犬就不害怕了,再大的動靜他都不害怕了。

  主持人:鄭老師,我覺得你的生活經歷太有意思了,都是自己親身經歷過的,白鷺,小狗,犬也好,在創作的過程中,您覺得個人的經歷對于創作的影響更大,還是有些人說過對于一個作家來講想象力豐富更重要一些,您怎么認為?

  鄭彥英:我覺得是這樣的,第一我經歷的多,第二我過去寫小說的,我就容易把很多不同地方,不同時間段發生的事情連在一起。比如寫狗,我把我在俄羅斯遇險那兩條的狗寫進去了,把我老家養的那條狗都連在一起,和在鄭州遇到的這些狗全都連在一起來寫的,組成了一個狗的像一個大觀園一樣,這種狗,那種狗,為了讓大家閱讀下去,不同狗的習性要用散文的筆寫出來,第一文字要優美,第二要設置懸念,散文也要有懸念,這樣讓大家一看這個一口氣看下來。不但熱愛,還得講究一些文字的技巧。

  主持人:跟鄭老師聊天非常開心,我也是河南人,我是洛陽的,您現在一直在鄭州,兩個城市也挨著,關系非常好,兄弟城市。咱們河南也出過很多的作家,現在非常出名的作家也有,而且河南作家寫作好像寫的非常有特點,他們很喜歡寫一些河南的鄉土風情的文學作品,而且現在也提出一個概念,中原作家群,您怎么看待這樣一個群體的誕生?

  鄭彥英:是這樣的,這不僅僅是名稱上的改變,它是一個特色的準確命名,原來叫“文學豫軍”,帶有過去我們講的“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干什么都以軍隊命名,軍隊就是打仗的,所以,中原作家群突出的地域特色就是中原,過去我們講“得中原者得天下”,不僅僅河南這個地域,比如我剛才寫的狗,我不光寫的是河南的狗,全國各地,包括俄羅斯的狗都寫到了。

  生活在中原的作家,不光是河南省,還有周邊挨著河南的一圈都有,最大的特點是黃河沖積平原,黃河沖積平原一望無際的平坦,你看著很好,在咱們現在很好,因為咱們現在安居樂業。戰爭年代呢?你躲都沒地方躲,過去說跑返,兵匪來了以后你躲都沒地方躲,如果在山里可以找個山洞藏起來,找個大石頭塊藏起來都行,但是平原沒有。另外,發大水,水一過來沒有什么東西擋它,只有房子,于是把房子沖倒了,這就是中原。土地肥沃,長莊稼,海拔很低,空氣非常好,氧氣很足,適宜人和動物棲居,也適宜動物生長,是中國糧食的主要產地,但是如果打仗就很麻煩,過去講得中原者得天下,只要把中原打下來糧草就有了。

  主持人:對,中國的糧倉。中原作家和其他地域的作家相比有什么自己的特色?

  鄭彥英:中原作家一個很重要的特色,就像中原土地上長的莊稼一樣不張揚,埋頭寫作,不去刻意的像蒲公英飛的到處都是,就像莊稼一樣,長出來就是糧食,糧食就讓人吃,就這么簡單,一直從土地生長出來的一些作品,不太去外面宣傳,弄的到處飛揚,我們沒有。這一直是中原作家群的一個特點。

  幾次關于中遠作家的論壇都是中國作協提議召開的,他們覺得這塊地上長出的莊稼太多了,就像這次中國作家館以一個省的作家為主體,一選選河南,為什么?作協的領導我們在一起,為什么選我們?他說我們選了好多省,發現隊伍這么整齊的老中青都有的惟有河南,老作家這次來的有80多歲的南丁,年輕作家有80后南飛雁,中間的我們這茬的李佩甫、我,下面還有喬葉,年輕的還有80后南飛雁,已經獲過全國獎了,而且上一屆他的《紅酒》就差一票得中篇小說獎,也寫的很好。一批作家出現在中原這塊土地上,正好國家在發展中原經濟區,于是我們更名為中原作家群。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有些從河南走出來的作家,比如周大新、劉震云、劉慶邦、朱秀海,這都是很好的作家,他們在北京,有些在外省的也有,最近還有一個作家叫梁宏,寫的很好。這一批作家從河南出來,在外面做的很好,但是都沒有忘記河南是他們的根。昨天在作協開中原作家群論壇,他們都去了,劉震云認真聽完每個作家對我們的評點。

  主持人:現在我相信劉震云劉老師應該也是鄉音未改,跟河南作家在一起的時候少不了聽親切的河南話。

  鄭彥英:是,特別是昨天晚上一個河南作家之夜,在河南大廈,我跟震云說,我說震云晚上你去吧,河南大廈有很正宗的呼啦湯,還有很正宗的豆沫,還有荊芥。有一次我們在北京聚會的時候,劉震云說那天我好不容易買到了一斤荊芥,我給閻連科送去半斤。我說你來回車費遠遠超過荊芥的價值。

  主持人:荊芥在北京的價值就不像在河南。

  鄭彥英:問題是兩個作家都是河南人,兩個作家都喜歡家鄉的這種吃食,這種吃食實際上牽著他們對家鄉的思念和感情,他們在得到這個東西突然想到我還有一個老鄉特別喜歡這個,于是送的過程不是送荊芥,送的是友誼。

  主持人:送的是一份故鄉情。荊芥我給網友介紹一下,荊芥一般都是涼拌,那個味道很清新,很清爽,很利口,是這樣一種植物吧。

  鄭彥英:它是真正的無公害,真正的綠色,蟲子、蚊子都不爬它,非常奇怪。所有蟲子都不爬,水一洗就可以吃。

  主持人:這次在BIBF上河南作家提出了中原作家崛起,這個崛起從何說起呢?咱們做了哪些準備,在這次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


鄭彥英:崛起是這樣的,咱們最近有一批書出來,中原作家的作品,李佩甫的《生命冊》剛出版不久,影響也比較大,周大新的一本書也剛剛出來,今天上午做首發式,另外,還有一批作家的作品都在今年問世,喬葉的《拆樓記》也賣的很好,讀者很認可這個作品,我們上個月開了座談會,另外,展示了我們這個隊伍,我們三十多個人的作家隊伍,老中青三代人歡聚一堂在北京,而且在這個地方有個好處,昨天下午聽了中國作協大評論家給我們的評點,這個是平時聽不到的,大家聽了以后很受啟發。中原文學的崛起,為什么提這個崛起呢?我們想讓我們中原的文學長的更大一些,更家醒目一些,但是我們還不會像蒲公英一樣飄飛過去蒲公英走了,剩下一個棒,我們的崛起是一個隆起的狀態,而不是飄飛過去。

  主持人:根葉分離的那種。

  鄭彥英:因為我們隊伍龐大,根底很牢固結實。

  主持人:好,今天非常感謝鄭彥英老師的作客,讓我們了解了河南作家群非常龐大的作家團體,因為他們有著濃厚的故鄉情,有著深深扎根的那塊土地,也希望鄭老師和更多的河南作家在今后能為我們帶來更好的作品,也希望有更多的讀者朋友們能從《中國風情》當中體會到你們自己心目中更多更好的中國風情,再次感謝鄭老師。

  鄭彥英:謝謝。【原標題:鄭彥英:中原作家就像土地上莊稼一樣不張揚】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新浪讀書 2012年08月30日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寫作滋養著我的生命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