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散文還是要回歸本色——訪著名作家王劍冰

2013/6/20 17:15:39 點擊數: 【字體:

  
    他是著名作家,尤以散文著稱,曾是知名文學刊物《散文選刊》雜志主編;

  他的散文以真情實感見長,其代表作《絕版的周莊》入選上海高中語文課本,并被刻碑于周莊。散文集《絕版的周莊》被德國國家圖書館收藏;

  他是魯迅文學獎第二、三、四屆評委,河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并曾在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解放軍藝術學院等近百所高校及重點中學作過專題演講……

  他是王劍冰。

  前不久,王劍冰來到貴州沿河,參加第五屆中國西部散文節。本報記者與他有了一次面對面。

  (一)

  沿河之行,讓王劍冰印象深刻。“沿河是第一次到,很驚喜,先是感覺行程很遙遠,但遙遠中卻有一個驚喜等在那里,這個驚喜就是烏江,就是沿河的風情,所以就有了一篇文章叫《沿河·烏江》。”

  “到過很多次貴州,最早對貴州的印象,是文革中貴州的紅衛兵串聯到我們那個小城,在臺上表演節目,唱的歌是《我愛貴州》,由此對貴州生發好奇和向往。”王劍冰說,大學畢業后第一次出行就是貴州。“走訪了貴陽和安順,后來再去,看了百里杜鵑,到了遵義。后來又無數次地去,我寫了《開陽》,寫了《浪哨·梳花》。貴州太奇妙,太厚重,山水風光,人文風俗,十分有特點,而且人很好,是我永久向往的地方。”

  (二)

  王劍冰跟貴州文學界多有交往和交流。

  “最早認識的貴州作家有李寬定、余未人、何士光等,那時葉辛也在貴州,他們都有寫散文。葉辛招待我吃飯,然后去看百里杜鵑,也在李寬定家里吃過飯,那時友誼很淳厚,后來認識了歐陽黔森、張勁、趙劍平、喻子涵、劉照進等,都成了好朋友,和他們多有交流,也了解他們的創作情況,有時在那次活動中就見一面,感覺很好。”說起貴州作家,王劍冰如數家珍,“另外,還知道秦連渝、潤清云、鄧春源、周光智、賀少華等一大批寫散文、研究散文的作家,所以說貴州是一個散文重鎮。”

  在王劍冰的印象中,貴州作家“都很認真,很刻苦,也很用心,對散文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身體力行,在全國報刊發表了不少作品,有的作品很是出彩”。

  “貴州是一個獨特的地方,生活在貴州的作家是有福的,他們能夠占有地域優勢,人文優勢,而他們寫出的文字也有特別之處,有一種濃濃的鄉土味道,地域味道,所以特別耐讀。”對貴州文壇,他真誠地談了自己的看法:“貴州寫散文的很多,但以集團軍的形式在全國站定的力量還不夠。但是,只要把握住地域特色,潛力是十分巨大的。而且是整體的潛力。”

  (三)

  談到自己,他說自己目前正在創作一部鄉土特色的散文集,叫做《地氣》。

  “這部散文集將著重寫中國鄉村,在這本書里面會有我兒時的經歷,那種孩子的心理和目光中的鄉事鄉人;有我插隊時的親身經歷與見聞;還有后來的一些鄉村生活的經驗,這個鄉村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因為主要反映的是帶有普遍意義的中國鄉村。”王劍冰介紹說。

  王劍冰一直認為,有著鄉村生活經歷的人,生活會顯得更加豐富一些,尤其是寫作的人,那是他們豐厚的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

  “我想念兒時的鄉村,想念所有被稱作鄉村的土地和村莊,我想把那些以前用過的東西再找回來,把遇到的人物再在意念里遇一遇。把那些大家不知曉的故事告訴更多的人,把一種記憶和情感用文字永遠地記住。”王劍冰說,“我還想用文字給那些逝去的人以緬懷,給那些忘卻的重新以銘記。” ■ 本報記者 王遠白【原標題:散文還是要回歸本色——訪著名作家王劍冰】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貴陽新聞網-貴陽日報 2012年11月30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