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因為要參加由《百花園》雜志社、《東京文學》雜志社等組織的2013年中國·蘭考謁焦黃河采風筆會,記者于下午趕到蘭考。這一天的蘭考,可謂風雨交加,“寒流”一波又一波地襲擊,甚至冬天才會見到的“冰粒雨”也趕來湊熱鬧,想要阻擋春姑娘輕盈前行的腳步。然而,筆會現場卻是一派熱烈的氣氛。曾經在開封工作過、至今仍對開封飽含深情的河南省文聯原主席、著名作家何南丁先生的出現,恰似一縷和煦的春風拂過人們的心田,帶來融融暖意。
何南丁先生年過八旬,氣色紅潤,精神矍鑠。他應省作協副主席、鄭州小小說文學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曉敏和《東京文學》雜志社社長、主編張曉林之邀,興致勃勃地前來參加筆會。大家都說,河南文學的盛世,真正的奠基人就是何南丁先生。南丁先生的作品有黃河蕩氣回腸的磅礴與大氣,有跨越數千年的文史積淀作內涵,有中原大地的厚重、帶著中華文明的靈性。記者沒想到,何南丁先生的言談是簡明扼要的。凡與人交談,他能三言兩語就講明的,不再多說。先生不愛長談,在他身上找不到居功自傲、頤指氣使之感。這位全國一級作家,總是讓人覺得親切和藹、平易近人。為何?無外乎他由內至外流露出的良好修養。就是這樣一位溫文爾雅的人,當年以他為代表的河南作家群憑著強勁的創作勢頭,取得了不凡的成就,讓人看到豫軍在文學界的崛起。何南丁先生很謙虛,一直說喬典運、張一弓、李佩甫、田中禾等人都是文學豫軍中的頂梁柱。南丁先生認為,豫軍在中國文學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清代文人袁枚說過:“詩得一字之師,如紅爐點雪,樂不可言。”記者與何南丁先生談話,偶然提及一件事情,他馬上會微微一笑地講,若是能夠朝著那個方面發展,就是一篇小小說的好素材。所以,或許只是通過先生一個友好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知心的話,卻總能讓人感受到他的涵養與睿智,還有才思的敏捷。何南丁先生正是憑著超人的才華與內涵打動他人。
記者對何南丁先生說:“您是我們新聞界的前輩了。”他明白記者所說,談道:“我也是學新聞的,當年《河南日報》社曾經設在開封一段時間,我就是在那時當的編輯。”他1949年結業于華東新聞學院,1950年開始發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短篇小說集《檢驗工葉英》、《在海上》、《被告》,中短篇小說集《尾巴》,散文隨筆集《水印》、《南丁文選》、《南丁文集》(五卷)等。他有分量的作品雖多,但并不顯得冗長,都是顯得那么恰如其分。當記者問及何南丁先生的女兒、同樣是德藝雙馨藝術家、從事文藝理論及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化研究的何向陽時,老先生和藹地問怎么知道他們是父女,怎么知道女兒的情況。這次,記者笑了,答道,喜歡文學的人總會知道你們父女,在報刊上見過相關文章,知道何向陽擅長評論,原來在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工作,當過河南大學特聘教授、省作協副主席,獲得過冰心文學獎,現在中國作協工作。總之,這父女倆是河南文學界的驕傲。何南丁先生告訴記者,當初并未刻意培養女兒從事文學創作,可能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女兒還是踏上這條路,并且堅定地走下去。
雖然到省里工作多年,但是何南丁先生懷著深厚的感情多次回到開封和蘭考,有時是為了采風,有時只是為了品嘗開封夜市小吃,在這個七朝古都的街頭走一走,回想一下在汴工作時的青春歲月,再細細打量著日新月異的城鄉面貌。這一切一切的深情,都在先生的筆下流淌,他先后寫下3篇和蘭考有關的文章,其中不乏思辨性,分別在《河南日報》、《隨筆》、《奔流》上發表。先生對文學創作的關注與支持,大家有目共睹。4月20日,筆會座談會上,楊曉敏主編介紹說,28年前,《小小說選刊》創刊時何南丁先生就是顧問,在悠悠歲月中見證了“小小說”的成長、壯大。同時,南丁先生對開封本土刊物《東京文學》的辦刊方向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在十分艱難和尷尬的情況下能辦出地市級一流的純文學期刊尤其難得。
參觀焦裕祿同志紀念館時,該館館長邀請何南丁先生寫句話留念,老先生略一思索,提筆寫下:“人之光榮”。先生覺得這次在蘭考辦筆會很有意義,對大家來說能受到很好的教育,是思想上的一次洗禮。參與采風活動的二三十位作家中,有一部分人雖是第一次來到蘭考,但卻能很好地親身體會到焦裕祿精神的巨大力量。在參觀毛澤東主席視察黃河處后,何南丁先生安靜地坐在河邊石樁上休息,參加筆會的作家們紛紛要求與他合影,先生微笑著一一點頭答應,沒有一絲厭煩。
晚上,采風作家聯歡,南丁先生不僅帶頭唱了幾首帶著異域風情的俄羅斯民歌和我國的紅歌,還風度翩翩地跳起交誼舞,歌聲動聽,舞姿瀟灑,展示出80多歲老人的魅力,真讓人難以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大家一次次地鼓掌叫好。有年輕作家要求與人合唱王菲版本《傳奇》時,南丁先生踴躍地接過話筒,頗有感覺地引吭高歌。這更加博得大家陣陣歡笑聲。
筆會尾聲,問及南丁先生對熱愛文學者的寄語,他說:“不要有功利之心,堅持、真正熱愛,多閱讀經典名著,保持創作激情,保持從內心噴涌而出的熾熱的創作狀態。”這就是何南丁先生,一位德藝雙馨的名家風采。【原標題:恰似一縷和煦的春風——河南省文聯原主席、著名作家何南丁先生印象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