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吳曉波:誰能解答桑弘羊之問

2013/7/1 18:12:54 點擊數: 【字體:

  
    在中國經典古籍中,以經濟為主題的甚少,即便有,與當今經濟有關的也更罕見。其中,有一部著作是例外,它寫于兩千多年前,是一場經濟政策論戰的實錄,一直到今天,還常常讓人時讀時新。此書名曰《鹽鐵論》。公元前81年2月,漢帝國的朝堂之上舉辦了一次關于鹽鐵專營政策的公開辯論會。一方是主張官辦事業的桑弘羊,另一方是一群儒生,一個叫桓寬的人如實地記錄這次辯論的內容,寫成一部流傳至今的奇書。

  鹽鐵會議的時代背景是這樣的:自劉邦建國之后,實行了寬民政策,特別是文帝、景帝的七十余年中,大肆放縱民間經商,因而出現“文景之治”,景帝之子武帝即位后,一改前政,史載“外事四夷,內興功利,役費并興”,“兵連而不解,天下共其勞”、“費以億計,縣官大空”。為了充實國庫,武帝實行了強有力的收編政策,其中在產業方面,就是把當時最重要的鹽鐵兩產全面收歸國家。武帝去世之后,朝野對這一政策分歧頗大,因而發生了一場大辯論。

  從《鹽鐵論》看,桑弘羊明顯處于被攻擊的守勢,桓寬真實地記錄了他當時的種種表情,如“作色不應”、“悒悒而不言”、“勃然作色,默而不應”、“俯仰未應對”、“憮然內慚,四據而不言”等,顯然是一副被告的模樣,他前后發言130多次,均是為專營政策做頑強的辯護,這也成為后世研究桑氏經濟思想的最生動和寶貴的原始資料。

  群儒反對這一政策的理由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一是指責鹽鐵、均輸、平準等是“與民爭利”,造成民間經濟的蕭條。

  二是官辦企業生產和經營存在重大弊端,其商品要么不適民用,要么質量惡劣,各級官吏則強買強賣。賢良、文學們描述說,“政府鑄造的鐵器,大多是大的器皿,非常不合適小老百姓使用”、“政府做出來的鐵器,大多質量低劣,售價卻很昂貴,還強買強賣,老百姓不得不改用木器耕作。”

  三是鹽鐵政策造成老百姓“逐末棄本”,整個社會民俗敗壞不堪。

  群儒所提出的這幾點,在桑弘羊看來,都不陌生,他一一予以回應和駁斥。在他看來,這些人來自民間,都沒有治國的經驗,只能提出這一政策的弊端,卻提不出有創見的建設性意見。

  《鹽鐵論》是封建體制在中國出現之后,人們對經濟治理模式的一次總檢討,面對一個前所未見、疆域廣大、人口眾多的帝國,人們顯得焦慮卻手足無措,而剛剛過去的武帝“盛世”,既讓他們感到了帝國的榮耀,也飽受集權之苦。在鹽鐵會議上,辯論雙方所涉及的話題已非常深入。盡管國人在如此早的時候就已經在探索封建體制下的經濟制度創新,然而在隨后的兩千年里,思考一直未有寸進。這一景象應與儒家思想在經濟思考上的先天不足有重大的干系。

  先秦諸子百家,除了法家有兼并天下的理念之外,其余諸子都是小國寡民的思想產物,其中,對后世影響最大的儒家和道家尤其如此。道家的黃老、莊子以清心寡欲為生命訴求,全面排斥權力管制,而儒家的孔孟雖積極入世,但是在經濟制度上一味以復古為目標,幾乎沒有太多的系統性思考,與法家、墨家乃至農家、雜家相比,儒家的經濟理論體系可謂是最為薄弱的。更糟糕的是,儒家以談論利益為恥,漢代的董仲舒更提出“夫仁人者,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不求功利的思想原無所謂好壞,到了治國的層面上,卻顯得缺乏直面的勇氣。

  因而,在鹽鐵會議上,群儒對于桑弘羊的政策,只知洶洶反對,卻提不出建設性的方案,雙方交鋒每每擦肩而過。相對于話鋒激烈、內容蒼白的群儒,桑弘羊的思想體系倒是十分的完備。在歷時半年的鹽鐵會議上,處在“被告”地位上的桑弘羊滔滔雄辯,一點也不落下風。面對種種指責,桑弘羊只是提出了一個問題,讓反對者們給出答案。他說:在對外戰事不斷、國內天災頻繁的時候,如果通過增加稅賦的辦法來解決財政上的困難,勢必激發民變,無異于飲鳩止渴,而采取官營工商業的辦法,卻完全可以達到“民不益賦”又增加收入的目的。除此之外,還有什么更好的辦法嗎?

  近年因治企業史,常常重讀《鹽鐵論》,每每讀到此處,必會深思。文:吳曉波【原標題:吳曉波:誰能解答桑弘羊之問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東方企業家》雜志 2011年04月25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