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張一弓表示:我要坐公交車去開封
2013/7/5 10:15:1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近日,記者來到張一弓的家中,告知他,這個月他就可以坐上公交車去開封了。71歲的張一弓聽后很高興:“是嗎?我一定要去坐坐這趟公交車,帶上孩子和朋友去開封。”但熟悉張一弓的人都知道,他在鄭州市區從來不坐公交車,嫌公交車慢,出門就打的。
張一弓出生在開封,父親是河南大學的教授。1950年在讀高二時,16歲的張一弓因出眾的文學才華被調到河南大眾報(后來合并為河南日報)當了一名記者。當時他是駐許昌的記者,經常要往來于開封和許昌之間,感到交通非常不方便。從開封坐一個多小時火車到鄭州,轉車還得兩個小時,再坐一兩個小時的車到許昌。“現在交通真發達,坐公交車到開封也就一個多小時了,到開封祭掃父母也方便了。”
有關開封的記憶就像打開了一瓶陳年美酒,醇厚,悠長:“我還記得3歲時住過的小巷,叫西小閣,院里有個拉洋車的車夫,養了一只八哥,每次收工回來,他都教八哥學英語:Goodmorning,并要求它好好學,學好了就能去倫敦,也能像那些洋學生一樣戴上博士帽。所以這只八哥見人就說Goodmorning。”對鄭州這座他生活了半個多世紀的城市,他既熟悉又陌生,有時走到一些街道,會有一種不知身在何處之感。張一弓覺得鄭州這幾年發展很快,引人注目,非常有活力,高樓、商場、車流、人群讓鄭州充滿了現代化的城市魅力。相比之下,開封這些年也有發展,但相比鄭州等城市卻顯得有些沒落了。
張一弓認為,鄭汴一體化的決策很英明,開封有著豐厚的歷史積淀,在世界上有著非常高的知名度,上世紀80年代,海外有文友給他寫信,信封上的收信地址仍為開封河南省作家協會,他們不知道省會遷鄭已20多年了。古老的開封需要新的生命力來激活,借助鄭州的活力應該有一個大的發展,而有著3600年歷史的鄭州要有很強的責任感,思路要更打開一些,眼光更開闊一些,兩個城市一起發展,共贏。
對于鄭汴兩個城市將來的城市模樣,張一弓想了又想,說:我不知道會是什么樣,但我想應是離得很近,互有特色,互為補充,互相促進,共同發展,兩大古都攜手向前的景象該是多么美好。(記者王文霞盧)【原標題:著名作家張一弓表示:我要坐公交車去開封】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原網-鄭州日報 2006-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