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擔任黨代表說明大家不討厭我
在來自基層的代表中,二月河顯得格外特殊: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連續四次當選黨代表,同時,他還是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對于這樣特殊的人生歷程,二月河有三個感想:“第一,南陽黨員喜歡我,起碼是不討厭我;第二,證明我的作品和我自己處世為人,起碼說在社會主體唯善唯德方面,人們是認可的;第三,我的創作事業還基本上不處于失敗階段,做事上遺憾不大,做人也不失敗。”
說起這么多年的代表職責,二月河坦承,“我的使命感很重”。
“我不是社會學家,也不是政治家,我是一個作家。如果說作家應該是思想家的話,我是有思想的人。盡起義務我是可以,參加會議能起多大代表作用?我感覺‘代表’這兩字很沉重。”二月河說,作為作家,他參加會議主要是學習,聆聽中央的指示,更多地對于社會民族前景,包括對于社會的進步,能夠從黨的聲音上有更多的感悟。
十八大必將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二月河說,十八大報告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這表明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不斷提高。從改革開放初期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到現在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我們黨不斷總結社會主義建設經驗,深化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豐富治國理政實踐,執政能力不斷提高。”
二月河說,作為作家,他更關注文化的繁榮和發展,而十八大報告用空前的篇幅來講文化建設,這不僅是動員令,還是號召書,必將對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而作家們也迎來一個大有作為、大有可為的時代。
作家寫作要處理好“真實性”關系
以描寫封建皇帝而聞名于世的二月河說,其實,當今社會或者作家,都可以從歷史上的很多現象中汲取營養,在歷史上,凡是對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進步有不可磨滅的貢獻的,都應該頌揚;對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有破壞作用的,就要鞭撻。
“因此,無論身處什么時代,作家寫作,都要處理好‘歷史真實性’與‘藝術真實性’的關系。”【原標題:東方今報專訪二月河代表 我不是政治家但使命感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