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三月,杜甫突然在網絡上爆紅,關于他的涂鴉圖片在微博上瘋轉。在這些對語文課本插圖的“再創作”里,杜甫時而手扛機槍,時而揮刀切瓜,時而身騎白馬,時而腳踏摩托,更有好事者將杜甫涂鴉成了廣告片的主角……這一惡搞被網友戲稱為“杜甫很忙”。今年恰逢杜甫誕辰1300周年,“杜甫很忙 ”引起了關注,有批評、有寬容……河南省杜甫研究會的副主席、學者程韜光先生接受本報專訪,稱對“杜甫很忙”現象不必較真,實際上,歷史上的杜甫就有種自我戲謔、調侃的精神。
>>>現象 杜甫,生于712年,忙于2012年
1300年前的一天,杜甫誕生,1300年后的一天,杜甫在好事的網友筆下,穿越時空,來到了當下。杜甫手里有了狙擊步槍、機關槍,胯下騎馬,騎摩托,甚至坐上了坦克,當然,也有讓杜甫推著超市的小車購物的。這樣的杜甫被網友稱為“杜甫很忙”。這樣的涂鴉,還會源源不斷地冒出來。
不僅如此,在對杜甫的介紹上,網絡上也出現了最新介紹:杜甫,男,唐朝著名詩人,漢族,字子美,世稱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遺等,自號少陵野老,生于公元712年,卒于公元770年,忙于公元2012年。
對于惡搞杜甫,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無奈中帶著寬容,他們呼吁網友對杜甫以及傳統文化保持尊重,惡搞要有限度。他們的官方微博更新跟進,稱:“孩子們的頑劣天性、無邪童真,枯燥課業帶來的繁重壓力,祖國未來活躍的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調皮的孩子,無奈的杜甫。”
而被網友涂鴉的杜甫畫像原作,就保存在杜甫草堂博物館中,作者是著名畫家蔣兆和。
>>>歷史 杜甫本來就有調侃精神
程韜光,河南省杜甫研究會副主席、作家、學者,其力作《詩圣杜甫》獲去年茅盾文學獎提名。由小說《詩圣杜甫》改編的電視連續劇正在拍攝中,電視劇由中央電視臺新影制作中心拍攝,計劃2012年年中上映。
據介紹 ,《詩圣杜甫》花費了程韜光十幾年的心血,正史野史,幾乎能查閱的資料,盡量做到無一漏過,其讀書筆記厚達1米以上。《詩圣杜甫》是一部以唐代大詩人杜甫的生平傳記為基礎,以翔實的歷史文獻資料為依據,全方位展示與解讀詩圣杜甫一生坎坷的命運,挖掘詩人的精神世界、人生狀態,再現杜甫作為一個普通人的詩性人生的傳記小說。
作為杜甫的研究學者,他對“杜甫很忙”的看法頗為開放。“我上網一看,不由笑起來:孩子們太有才了!甚至某種意義上說,對于擴大杜甫在現在學生中的了解度,以及讓成年人回味杜甫的生平文章,都有種‘劍走偏鋒’的積極作用。”
說起涂鴉杜甫,程韜光認為沒必要“上綱上線”,歷史上的杜甫本來就很調侃,如他回憶童年的詩句: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其頑皮形象,躍然紙上。又譬如,他流寓秦川時,寫的詩《空囊》苦澀而又幽默:“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詩人在詩中說道,聊以自慰的是,還有一個小錢為我看守著錢袋子呢。杜甫生于社會動蕩時期,人民生活水深火熱,杜甫也不能幸免,他在貧饑之中意興不減、詼諧風趣的性情,方可支撐其精神,從而頑強地走向一處又一處的人生風雨!
>>>解讀 惡搞杜甫不如閱讀杜甫
“杜甫很忙”走紅網絡 ,有網友夸張地說,連語文課本都脫銷。程韜光說:“大家對涂鴉杜甫的熱情這么高,不如把惡搞的熱情,轉化成閱讀杜甫。”程韜光說,杜甫為后人留下了1500多首膾炙人口的佳作,值得我們去研讀。
杜甫之所以偉大,被后人譽為詩圣,不僅因為其優秀詩作,也因為他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進了社會和歷史的土壤里,始終是社會、時代、民眾的代表。
程韜光說,其實杜甫的一生并不像我們想象中那樣悲苦,他的父親是當官的,他的岳父也為官,杜甫雖然科考不順,但生活無憂,真正困難的日子有十年左右,但為什么杜甫的詩大部分表述苦難呢?這就是杜甫的精神偉大之處,他是為百姓的悲苦呼喊。而且生在那個年代,納妾是很正常的,但杜甫與妻子一輩子相守,杜甫也因此被稱為“情圣”。
閱讀杜甫,不僅是閱讀他的詩作,還有他的人生經歷、他的為民思為民呼的精神。
程韜光說:“今年是杜甫誕辰1300周年,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個契機,對孩子們進行一次唐詩和杜甫精神的教育!網友涂鴉的杜甫像。記者 秦緒芳【原標題:程韜光解讀杜甫 歷史上的杜甫本來就很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