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陽武人,陽武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原陽。他是個學術水平非常高的人,主要的特長是陰陽律歷。這門學問大致是音樂定音,以推算日月星辰的運行來定節氣等方面的學問。他曾以自己的學問為大秦王朝中央政府服務。這一點有點像李斯,他們都是學術型的政治家。后來獲罪,張蒼逃離了秦都咸陽,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閑居。
在天下蜂起反秦的歲月里,他一開始沒有投奔任何陣營,但在劉邦西行滅秦經過陽武的時候,他加入了劉邦的隊伍,跟著劉邦進攻南陽。可是很不走運,他又犯了死罪,是他的特異的身體特征救了他的命。當他被扒光衣服放在石板上準備行刑的時候,正好被王陵看見。張蒼是個一米八九的大個子,而且又壯又胖,皮膚極白。王陵覺得這個美男子非常特異,就向劉邦求情,赦免了他。
于是張蒼跟從劉邦從武關進入關中,滅秦,劉邦為漢王,他又跟隨入漢中。在張耳失國投奔劉邦后,他被任命為常山守。后來做為韓信的部將隨同韓信一起進攻趙國,張蒼抓住了陳余。劉邦任命他為代相、趙相,輔佐張耳。劉邦稱帝后,燕王臧荼反叛,張蒼以代相跟隨劉邦前去鎮壓,有功,封北平侯,食一千二百戶。孝文帝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76年,丞相灌嬰去世后,張蒼出任大漢王朝的丞相,在這個崗位上,他一干就是十五年。
由于劉邦對韓信和彭越的鎮壓,許多人認為劉邦有計劃地殺戮功臣。這是不對的,其實功臣治國是漢初的一大特色。從蕭何、曹參、到王陵、陳平,再到周勃、灌嬰,直到張蒼和申屠嘉,功臣治國一直持續到劉邦時代的原老功臣全部辭世。
劉邦的功臣大多是赳赳武夫,打仗內行,治國則缺乏術學,而有術學的人大多地位低微,張蒼恰好兼具這兩種人的優點,他既是大學者,又是隨劉邦打天下的武將,所以他成為一代名相并不是偶然的。
張蒼被免相源于漢初綿延幾十年的一場爭論,這就是漢朝要不要改正朔,易服色。以著名的賈誼為代表的一派主張漢為土德,應改正朔,易服色,而以張蒼為代表的一派則認為漢朝同秦朝一樣是水德,所以仍用秦的正朔,以十月為歲首,色尚黑。由于張蒼是丞相,他用權力去阻止另一派的主張。后來,黃龍見成紀,漢文帝的看法漸漸傾向于漢為土德的主張。張蒼謝病稱老,離開了漢相的崗位,這時他已經九十多歲了。漢文帝也搖擺不定,改正易服也沒有實行。這場爭論在漢武帝更化改制時才最終有了結果。
免相后的張蒼又活了十年,于公元前152年去世,達到了一百多歲的高齡。晚年的張蒼,牙齒全部掉光,他以年輕的女子為乳母,經常吃人乳來保養身體。他的妻妾達到了一百多人,有過身孕的就不在同房了。
張蒼一輩子感激王陵的救命之恩,像兒子一樣報答他,在王陵死后,他像母親一樣侍奉王陵的夫人,下了班,要先去王家,待王陵的夫人吃完了飯,才返回自己的家。
張蒼是一代名相,卻有兩個可惜之處,一是他沒有主張任用賈誼,二是現在他的名聲不夠響,但他是中國丞相史上的奇人卻一點也不假。【原標題:史上最長壽的丞相 吃人乳活過百年的西漢名相】
!-sse>!-s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