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的劉學林,創作了多部小說,并被譯成匈牙利文等。《天狼》系其退休后所作,由明天出版社推出,講述的是小山村里淳樸的一家人,還有一只叫雪玉的狗,一只叫珍珍的獨眼狼,一起演繹驚心動魄的故事:母狼珍珍一直在向殺死自己母親、祖母、哥哥的獵人杜仲報仇,卻因警犬雪玉的存在而屢敗。在一次次交鋒中,杜仲最終遇難。雪玉等犬類的復仇從此開始,李逵孤身闖入山中被害,俠客因愛慕紅狼血杜鵑而背叛犬族被母親雪玉咬死……在老主人杜仲的哥哥杜伯及曾被自己趕出家門的小狗小斑點的幫助下,雪玉相繼殺死黃風、黑云及死敵母狼獨眼,大仇終報,它的5個孩子也只剩下白脖一只。人狼、犬狼之戰又將繼續……
在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明白:像劉學林這樣性情溫和的作家,怎能寫出這
樣一部充滿野性、血腥、慘烈的人與動物的小說?他對此表示:只不過是讓自己站得更高一些,從宇宙的角度來俯視這個地球,狼與狗、與人都是平等的生命。狼很兇慘,對于人類來說,它們常常是致命的對手。可一個作家的寫作,同樣要給它們人類一般的尊重。所以,在他的
筆下,狼同樣充滿了智慧、溫情及犧牲精神。
劉學林說,故事是聽說的,自己并沒有真的在野外遭遇過狼。有關狼的知識都是間接的,比如到動物園觀察,翻閱圖書,一遍一遍研究電視片《動物世界》。更重要的,寫作并不拘泥于現實材料,而是憑一個作家的想象力。在他的視角里,他更愿意把這些動物包括狼、狗提升到與人類平等的生存中,他們為了各自的理由而斗爭。生命的殘殺、復仇,同樣是存在的合理。還原到狼的世界,它們肯定也不愿意遭遇人類,它們更希望生活在自己的野性世界,享受著大自然的陽光與自由,在與動物的交鋒中生與死……
劉學林最后表示,一個作家的寫作,不應該只是悲憫人類,比如人類不能因為狼的兇惡,就把它們毀滅了。文學應該給宇宙所有生靈以悲憫。《天狼》至少希望還原那種原始的本性,通過述寫狼性展示一種更寬闊的人文悲憫情懷,從而突出強烈的生命意識。當然,與動漫中的灰太狼、喜羊羊之類肯定有著本質區別。所以,他也不擔心自己的小說會造成孩子們淡化人與殘暴的野獸之間的危險意識。□文/圖本報記者 奚同發【原標題:劉學林:以《天狼》展示更寬闊的人文悲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