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明代律學家朱載堉“加入”中華世紀壇名人堂

2013/7/15 9:25:53 點擊數: 【字體:


    今天,北京世紀壇“中華文化名人”大家庭里又迎來了一位新成員——明代律學家朱載堉。家鄉人特意從河南沁陽趕赴京城,參加了這場富有特色的捐贈儀式。中國廣播民樂團現場演奏了兩首創作于473年前的古曲,向與會者解讀朱載堉在樂律上的深厚造詣。

  中外樂史上的一代鼻祖

  隨口問去,鮮有人知道朱載堉的來歷,但無論在中國還是在世界他都有著震撼歷史的成就。作為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這位皇室后裔在少年時代因父親獲罪而飽嘗人間冷暖。雖再度富貴卻甘于淡泊,朱載堉把畢生精力獻給了科學文化事業,是我國明代杰出的自然科學家和藝術家。他在世界律學上首創了震驚世界的“新法密率”——即十二等比律(也稱為十二平均律),即把一組音(八度)分成十二個半音音程,相鄰兩律之間的振動數之比完全相等。這可以說是“音樂學和音樂物理學的一大革命”,也是世界科學史上的一大發明。他的這個“十二平均律”被廣泛地應用在世界各國的鍵盤樂器上,包括鋼琴 ,因此他被譽為“鋼琴理論的鼻祖”,他還首創了“舞學”,繪制了大量的舞譜和舞圖。被西方贊譽為“東方百科藝術全書式的人物”。

  朱載堉將民間音樂和鄉土文化進行有機融合,創作了十二平均律曲譜《工尺譜》,共收錄有76首曲譜。這些曲譜雅俗共賞,《豆葉黃》和《北行道章》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曲譜。在捐贈儀式上,中國廣播民樂團現場演奏了這兩首古曲。除了民樂演出中常見的古箏、琵琶等傳統民族樂器外,兩個怪模樣的樂器尤為引人注目。據樂手介紹,一個叫缽,一個叫碰鈴。對于能夠重新演繹400多年前的古曲,樂團的古箏手告訴記者,“感覺太棒了。中國音樂一向給人簡單的印象,但是朱載堉他作的古曲卻是最先進的,音律很豐富,其中《北行道章》有三個聲部。”

  千年歷史名城煥發新顏

  河南沁陽,是文化名人朱載堉的故鄉,也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元代科學家許衡的故鄉,抗日戰爭期間狼牙山五壯士宋學義也出生在這里。沁陽歷史悠久,夏為覃懷首邑,漢設野王縣,隋改河內縣,明清為懷慶府所在地,是全國首批“千年古縣”、全國文化先進市和全省歷史文化名城。其秀美的風景,更成為“北方山水”的經典代表,是一座獨具魅力的文化旅游城市。2008年10月,沁陽以河南省第一名入圍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在注重歷史特色建設,拉動地方旅游文化的發展,以文化產業的開發帶動區域經濟復蘇的同時,沁陽的經濟也得到快速發展。近年來,沁陽市以實現“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三產多元化、城鄉一體化”為目標,強力實施“項目帶動、資本活市、人才興沁、環境贏商”四大戰略,全市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形成以鋁及鋁深加工、太陽能光伏材料為主的新能源、煤化工和氯堿化工為主的化工、電動車、玻璃鋼、造紙機械和造紙等六大產業發展為主的新型工業體系,是全國造紙機械之鄉、中國耐蝕產品研制示范第一市和豫西北重要的鋁工業基地。200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地方財政收入分別完成192.5億元、6.1億元,位居全國中小城市百強、全國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河南省各縣市第9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到沁陽視察指導工作,對沁陽經濟的快速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

  “中華文化名人”項目是中華世紀壇藝術基金會自成立以來一直主推的項目之一,40位中華文化名人均是為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科技進步作出過杰出貢獻的歷史文化名人。自2002年首尊文化名人郭沫若先生的雕像小樣在世紀壇亮相以來。短短8年時間,已經先后有26尊中華文化名人雕塑入駐中華世紀壇,這些雕塑每一尊都承載著幾千年來中華民族豐厚的精神內涵,并成為了體現中華世紀壇精神主旨的主要藝術載體之一。記者 張薇【原標題:明代律學家朱載堉“加入”中華世紀壇名人堂】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千龍網 2009-07-2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