鑰匙村和鎖村,一河之隔兩個小村,卻許多年沒有來往。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種狀況的存在?沒有人知道。大人們謹遵古訓,因循守舊,不敢越雷池半步。小孩子卻釋放天性,去開辟未知的世界。古語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其實,在現代人的生活中,老習慣或者舊規矩,并不都是正確的。只有常懷好奇心,敢于挑戰老習慣、沖破陳規陋習,才能開創出新的生活。作品中鑰匙村和鎖村兩個村名,起得也頗有創意,如果說鎖村代表封閉守舊,那么鑰匙村就代表著開放求新。
讀了這則作品,也許有人會說,一河之隔的兩個村子,多年沒有來往,這不可能。確實如此,現實生活中這種事不可能發生。但寓言畢竟是寓言,現實世界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不可能對話,寓言中卻可以自由對話。所以,生活中不可能發生的事,在寓言中也就合情合理了。水平就是水平,毫無疑問,《鑰匙村和鎖村》是一則成功的作品。
附:鑰匙村和鎖村
河的兩邊有兩個村莊。北岸是鎖村,南岸是鑰匙村。河上沒有橋。雖然僅是一河之隔,但兩個村莊的人卻互不來往。為什么呢?誰也不知道。這種狀況一直延續了許多年。
后來,鑰匙村出了一個特別好奇的小男孩,干什么事情都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但他問遍了村里的所有人,誰都不知道為什么不讓到鎖村去。那天,他跟爺爺商量說:“我要到鎖村去玩。”爺爺聽了大驚失色:“不能去!不能去!”小男孩不服氣地反問:“為什么呀,鎖村的人個個都是大灰狼嗎?”爺爺捋著胡子眨眨眼:“不為什么,不能去就是不能去,從老幾輩傳下來的規矩自然有它的道理,咱可不能壞這規矩。”
男孩可不管那么多,趁大人不注意,他游過河,悄悄跑到鎖村里去了。他在鎖村結識了一群小伙伴,他們玩得可開心了。臨走時,他邀請鎖村的小伙伴到鑰匙村去玩。鎖村的孩子瞞著大人,也悄悄跑到鑰匙村去玩。村里的大人知道了這件事情,并沒有過份責怪他們,而是很好奇地向孩子們問這問那。看到孩子們開心,大人們也就不再阻攔了。時間久了,兩邊的大人也都開始交往起來。
河上架起了一座橋。鑰匙村和鎖村從此成為友好村莊。兩個村莊的人一直都挺納悶:大家住得這么近,為什么過去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呢?侯建忠【原標題:白水平《 鑰匙村和鎖村》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