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一份報紙改寫三段人生

2013/7/15 16:10:25 點擊數: 【字體:

    4月26日,作家喬葉再次踏進中國青年報社的大院,她在想:如果沒有中青報,自己的人生會是怎樣?

    當然,人生沒有如果。不過,喬葉肯定地說,如果沒有這份報紙,她在起初成長的路上,還要摸索很多年。

    作為中青報的金牌讀者,喬葉同樣是一位“金牌”作者。這位出生于上世紀70年代的女作家,如今已是河南省文學院專業作家、河南省文聯副主席,獲得過不少國內文學獎項。

    日歷往前翻20年,喬葉還是普通的鄉村小學教師。這個從農家走出來的姑娘,中等師范學校畢業后回鄉任教,走上了一條波瀾不驚的人生之路。

    “因為無聊開始閱讀,因為孤獨開始寫作”。起初,喬葉的很多文章在當地報紙上發表。一位編輯對她說:“外面還有很大的報紙,你也可以試試。”

    什么才是“很大的報紙?”喬葉在學校閱覽室經常讀中青報,覺得這份報紙的副刊“很不錯”。也不過是“試試看”而已,喬葉試著向中青報副刊投了第一份稿。

    喬葉沒想到,幾天后她就收到了編輯的回信。信里說,文章寫得很好,準備發表。時至今日,喬葉仍然記得那封信,“淡黃色的信紙,綠色方格”,一手流利的行書,字里行間“認真而客氣”。

    這一年是1993年,喬葉剛21歲,她的人生開始被改寫。隨后,喬葉在中青報副刊上發了十多篇文章。小山村轟動了,郵遞員閉著眼都能摸到喬葉的門口,還有小伙子跑來看報紙上的這位女作者,“還催生了一門生意,小三輪在村口等著拉人去找我。”說到這里,早已為人母的喬葉連聲笑著,“太逗了”。

    自從在中青報發表文章后,作為一個寫作新星,喬葉變得炙手可熱,各省的青年期刊向她約稿。短短兩年時間,開專欄、出書,喬葉的寫作之路順風順水。

    “就像搭上直升電梯一樣。”這次,喬葉回到海運倉2號,重溫成長的起點,用她有哲理的筆觸寫下,“她以自己的方式,參與和改寫著我的人生。”

    1994年,喬葉的筆下開始結出碩果。而這一年,也成為了另一個青年的人生拐點。

    當時,新疆消防總隊的普通警官張運,正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是離開部隊,還是轉業到地方?”

    當年12月8日,克拉瑪依市發生特大火災。兩天后,中青報連續刊發了記者劉冰采寫的火災系列報道。

    在消防宣傳干事張運眼里,“每篇報道都是震撼心靈的大片,是一劑劑治療忽視消防安全的良藥”。他把中青報上刊出的有關克拉瑪依大火的全部報道剪集裝訂起來,放在書架上。如今,這些報紙已經發黃。

    張運的人生有了答案。這組報道給他帶來的震撼打敗了心里的猶豫不定。他覺得自己離不開消防隊的宣傳崗位,“雖然辛苦,但是總是保持著激情”。他在宣傳崗上一干就是20年,從一個列兵成為上校警官。

    25歲的陳鵬和喬葉、張運是兩代人,他們的生活原本沒有交集,但是人生軌跡卻擁有相同的印記——中國青年報。

    幾天前,回到中青報社的陳鵬臉上還掛著疲憊,他來自剛經歷一場大地震的四川。

    “說實話,我好怕死的。”這個笑起來眼睛瞇成縫兒的大男孩說。這一年來,陳鵬在中青報四川站實習,從這家報紙的讀者成長為作者。

    “經歷這場地震之后,一下子覺得自己的人生就完整了。”陳鵬的話語間顯露著超出自己年齡的成熟。那天,他翻開《冰點周刊》,再次讀到徐百柯寫的《青年人的選擇里含著國家取向》時,人生的答案好像從文字里跳了出來,那就是“用一段軍旅歲月,來體察另一種況味人生。”

    陳鵬從13歲開始讀中青報。“說實話,理想主義是中青報教會我最重要的事情。有理想的人生,會變得幸福和強大。”他從中青報上很多普通人的故事里,看到“普通人做著不普通人的事,平凡的生命也有非凡的生命力”。

    陳鵬至今還記得冰點特稿《羌道難》的結尾,讀到一位老兵說“鋼鐵,是這樣煉成的”時,自認為是“硬漢”的他,眼淚奔涌而出。

    “我忽然覺得,我是不是也可以試著成為一塊鋼鐵。”不久后,這個想把自己煉成鋼鐵的小伙子,穿上了軍裝,成了一個大兵。

    這些金牌讀者和中國青年報的人生故事,還在繼續。本報記者 陳璇【原標題:一份報紙改寫三段人生】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3年04月27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