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竹偉,1966年高中畢業于金陵中學。軍旅作家。
1948年春天,在三野大軍揮師南下的征途中,屬鼠,也真黑瘦如鼠的她呱呱落地,高燒的媽媽沒有一滴奶,是許多叔叔阿姨省下自己的半塊饅頭、半個窩頭,悄悄放在挑她的竹筐里,那源源不斷的面糊糊,救活了她脆弱的生命。
也不知是干糧底子打得實,還是百家飯養人,逐年長大的鐵竹偉,身材魁梧,“幅原遼闊”,性格豪爽開朗。加上從幼兒園、小學到高中都是住校,閱讀大量長篇小說,是她課余最大的嗜好和安慰!報考軍醫大學,當名白求恩式的好醫生,是她高中畢業填寫的志愿。
文化大革命的開始,上大學的夢想破滅。1968年參軍的鐵竹偉,當過衛生員、班長、排長、護士,后因工作需要改行當了新聞干事,1973年被調入解放軍報當記者,直至1980年被調進南京軍區創作室陳毅傳記組,成為專業作家。
多年來,為了寫好老一代革命家的傳記,在翻閱數百萬計的檔案史料的同時,鐵竹偉常年奔波國內外,采訪人數過千,其中包括當年健在的葉劍英、徐向前、聶榮臻三位元帥,王震、谷牧、方毅、喬冠華、黃華、張愛萍、張震、肖華、許世友、楊成武、李德生、錢學森、巴金、冰心、夏衍、程思遠、黃維、沈醉等百十位黨政軍部長以上干部、重要的民主人士、統戰對象,各界名人及數百計的干部及身邊工作人員和親屬,還有大量外國學者、友人和海內外華人、華僑,因而掌握了大量鮮為人知的史料。筆下的周恩來、陳毅、廖承志等老一代革命家的形象,栩栩如生,真實生動,在國內外引起很大反響,鐵竹偉被原國防部長張愛萍稱贊為“女狀元”,在社會上也有“紅墻女作家”的美譽。鐵竹偉寫了《廖承志傳》、《我的伯父周恩來》兩本書,美國紐約國際文化藝術中心授予她“傳記文學成就獎”、“紀實文學成就獎”,鐵竹偉兩次受邀請去美國領獎、售書,與上百位華僑、僑領見面,受到熱烈歡迎。
近三十年,鐵竹偉辛苦并快樂著!她完成了《一個人和一個城市》、《陳毅元帥最后的歲月》、《廖承志傳》、《我的伯父周恩來》、《紅軍浪漫曲》、《農民企業家魯冠球》、《穿過硝煙的握手》、《蒼天厚土》、《世界船王中國心》、《山高水長》等十多部傳記紀實文學作品,寫了數十篇報告文學、小說和散文作品,還參加了《陳毅傳》、《百年恩來》、《雨花魂》、《廖承志》多部傳記、電視專題片的寫作。
鐵竹偉認定,時勢造英雄,二十世紀的中國,在共產黨中產生一大批獻身人民解放事業的革命家。磊落、豪爽、坦蕩的陳毅,對國家“鞠躬盡瘁死、死而后已”的周恩來,豁達、樂觀、開放的廖承志,都是中華民族優秀兒女的杰出代表!讓他們愛國之情永遠活在中國一代代年輕人的心中,是自己此生光榮的承擔。
二十一世紀開始后,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深入,鐵竹偉開始寫同代人,只是喜好始終不變,感興趣的還是挺直民族脊梁的平凡中國人的不平凡發現,以及他們赤誠、執著、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
鐵竹偉常說,時代再變,作為部隊作家的良心和責任感不變,自己的一切努力,為的都是頭頂腳下祖國的這片蒼天厚土!【原標題:為老一代革命家寫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