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張寶橋:讓紅色珍藏在烏海熠熠生輝

2013/7/16 16:04:36 點擊數: 【字體:

張寶橋:讓紅色珍藏在烏海熠熠生輝

張寶橋:讓紅色珍藏在烏海熠熠生輝

張寶橋:讓紅色珍藏在烏海熠熠生輝

    [新聞故事]  

    在烏海,一些中老年人的家中或許還珍藏著幾枚紀念章、紅寶書、語錄本什么的。但在年輕人家中,這些東西幾乎是找不到了。
  
    近日,筆者經過人民公園南巷奇石街時,被一家展廳內琳瑯滿目的紅色收藏品吸引了。在這一尊尊精美的毛主席瓷像、一本本紅寶書和各種各樣文革時期生活用品的背后,不知凝聚了藏家多少心血。
  
    經了解得知,這些紅色藏品的收藏者是烏海作家協會主席、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張寶橋先生。他以新中國成立60年各個時期的文化生活用品為收藏對象,創建了烏海首家紅色展廳。在把紅色收藏當作事業來做的幾十年間,他走南闖北,結交眾友,苦樂自知。

    30年苦心搜尋

    1979年,張寶橋還在上高中。一天放學后,他看到鄰居在燒書,那都是些特別新的書,他感到非常可惜,于是就跟鄰居要來剩下的書,還從火堆里拿回一些。剛剛經歷文革,當時能讀到的書很少,他從中獲得許多語錄本、報刊,還有《魯迅文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張寶橋如獲至寶,一本本地細心研讀,受益匪淺,愈發覺得彌足珍貴,就小心地將它們收藏起來。喜愛美術的他,還時常臨摹書中的工農兵形象。
 
    不久,他從廣播、報紙上得知,紅色收藏在海外很流行,于是他便開始自覺收藏。“我們是‘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一代人,從小就對毛主席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懷有敬仰之情。”張寶橋說,那一枚枚制作精美的毛主席像章,一旦遇到就會愛不釋手。可當時沒有收入,買不到幾枚。有一些是老前輩存下來送給他的。他還經常從垃圾堆里撿回一些舊物品。參加工作后到廢品收購站買一些,一來二去,他就與收購站的工作人員和撿破爛者熟絡了,他們收到相關物品就給他留著。他隔三差五地過去,花5元10元以廢紙價格把它們買下來。
  
    有時為得一“寶”,他甚至把人家的大門(此門上鑲有毛主席畫像)拆下來,再給人家換上新的。
  
    后來他有機會和朋友去朝鮮,還拍回大量見證中朝友誼的照片。
 
    2001年,張寶橋去包頭東河區出差,正遇當地拆遷,他以100元一簸箕的價格買到大量毛主席紀念章,令他喜不自勝。
  
    平時跟他交往最多的是收藏界的朋友,每逢節假日,他必定要去舊書、舊貨市場“淘寶”:一有線索他就走東家、串西家,賠笑臉、說好話、送禮物,收購那些早被人遺忘甚至被當作垃圾的舊物。每次出差考察,別人看風景、打牌、睡覺,他最要緊的是到當地的文物市場溜達。他先后到過上海、西安、昆明、南京、杭州等城市,只要是喜歡的藏品,他都傾其所有,甚至東借西湊也要買下。有一次他在西安看上了一個搪瓷瓶,花重金買來,背著它行了一千多里的路程,由于太困太累了,不慎將其摔爛,著實心疼了好一陣子。
  
    30年苦心搜尋,張寶橋的紅色藏品竟達10萬余件。光大大小小的毛主席像章就有4萬多枚。舊書包、紅袖章、留聲機、草帽、糧票、布票、樣板戲劇照等等,文革時期的用品應有盡有。
 
    每得一件寶貝,張寶橋必仔細把玩,如今他對紅色藏品的真偽有著非常高的辨識能力。他說,真假藏品在制作工藝、比例以及人物表情上會有所差別。現在市場上有大量假的套章、宣傳畫等,都不具有承載歷史文化的意義。
 
    30年來不曾放棄,憑著對紅色文化的一腔熱愛,張寶橋很快在自治區乃至全國紅色收藏界有了影響。

    建起烏海首家“紅展廳”
 
    近來張寶橋又有了新的想法。他想,自己辛辛苦苦搜來的紅色藏品不應該被藏在家里、鎖在倉庫里,感覺不過癮,應該多展覽、多交流,讓更多的人欣賞,讓人們能夠了解歷史、銘記歷史。于是他建起了這個紅色展廳,免費開放,與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珍藏,讓更多的人從這些紅色記憶中緬懷歷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
  
    一入展廳,1米高的毛主席半身白色瓷像赫然迎面而立。廳內,各種紅色藏品分門別類擺放得井然有序。有瓷器、雕塑、像章、紅寶書、版畫、油畫、絲織畫、暖壺、收音機、報刊、玻璃畫、毛主席詩詞、全國各地。【原標題:張寶橋:讓紅色珍藏在烏海熠熠生輝】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烏海日報 2012-7-2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