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人類用火,從遠古走向現代(2)

2013/7/19 9:28:43 點擊數: 【字體:

世界第一家火柴廠建于歐洲的瑞典卡馬爾省,生產黃磷火柴,隨即火柴工業在歐洲許多國家興起。

  1840年前后的道光年間,英國使臣把火柴當做貢品獻給道光皇帝。當眾劃燃演示,“士大夫見之莫不驚奇,嘆為鬼物”。這是中國人最初見到火柴。1867年海關報告全國進口了7.92萬羅(每羅12打,每打12盒)黃磷火柴。我國最早使用的火柴是從歐洲輸入的。

  火柴輸入中國時稱“自來火”,國人稱之為“洋火”,北京人也稱之為“取燈”,稱火柴廠管裝火柴的工人叫“裝取燈的”,北京以“取燈”命名的胡同不少于五條。

  1877年,上海成立制造自來火局,作為首家中國人辦的火柴廠,其生產“馬牌”火柴廣告見于當年《申報》報端。

  1906年,北京商人溫祖筠與農商部經光緒皇帝圣旨御批官商合辦,在北京建“京師丹鳳火柴公司”,開創了北京火柴工業的歷史。

  在過去將近二百年的時期內,火柴成了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主要取火工具,男人點煙,女人做飯,火柴不離手。后來隨著打火機的普及,火柴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原始的打火機是一套火槍式打火裝置。當摳動裝置扳機時,帶強彈簧機構擊打火石產生火花點燃干樹葉。1823年,德國化學家備具萊納在實驗室發現氫氣遇鉑棉會起火,于是研制了一套由玻璃筒等制成的裝置,以硫酸、鉑棉、鋅片為材料的打火機,因體積大、易破碎、硫酸溢出有危險等原因,沒能普及使用,但它是世界第一只打火機。1920年,法國出現了燈芯式打火機,后將燈芯浸苯改成苯打火機。

  現代的打火機,已變成小巧玲瓏、可以隨身攜帶的取火工具。

  自20世紀后期開始,世界科技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特別是電子和微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各個戰線中點火方式也都向電子化和自動化發展。其實在發動機發明之后不久,汽車、輪船、飛機等使用的發動機內的點火已實現了電點火。當汽缸中充滿壓縮燃料氣體時,電火花點燃氣體,瞬間體積膨脹,產生巨大動力,驅動汽車輪子等轉動,實現了發動機不斷點火來做功,帶動各種機械進行工作。

  在使用火柴的年代,用火柴點煤氣灶所消耗的火柴占火柴總量的大部分。當時還有各種各樣灶用火柴,一般火柴一盒50至100支,而灶用火柴多是500支一盒,量多耐用。上世紀后期,煤氣灶大部分用上了電打火的點火器,只要旋動旋鈕打開煤氣的同時自動點火。

  目前,在礦山開礦、隧道工程、開山修路、河道除礁等諸多爆破作業中,大部分采用電點火引爆以求安全。在定向爆破、集中銷毀不合格鞭炮、銷毀毒品等場合,不僅采用電點火,還逐漸采用無線遙控遠距離爆破,以保證更加安全。現代化鋼廠的煉鋼爐點火、大型體育運動會主火炬點火也都采用高科技的自動點火方式。自動點火已成為今后發展趨勢。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國力的增強,如今我國在火箭、衛星發射及航天事業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我國的火箭運載能力、人造衛星技術以及航天技術,都跨入世界先進行列。在向太空發射衛星和宇宙飛船時火箭發射點火都采用了高科技的全自動點火,其控制時間的準確性和點火的可靠性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作為“火的故鄉”,2005年在河南商丘采集的火種曾點燃十運會“華夏文明之火”;2008年7月,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會圣火傳遞也將來到商丘。圖為燧皇陵廣場,2005年全國十運會“華夏文明之火”就是在這里點燃的。

  燧人氏鉆木取火開創了中華古代文明。圖為燧皇陵前燧人氏取火雕像。□首席記者李紅軍文圖【原標題:“火祖”(燧皇)陵前話“圣火”系列之四 人類用火,從遠古走向現代】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2008年07月15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