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一談:小說家、詩人、出版人。 1991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讀圖時代公司創始人。 曾獲得首屆林斤瀾·優秀短篇小說家獎、蒲松齡短篇小說獎、南方閱讀盛典最受讀者關注作家獎等。
物種有起源,故事也一樣。而好的講述者,能讓你對接下來的生活都充滿期待。于是,灰塵世界的深處,總有一個講不完的故事。——蔣一談
富有想象力地去專注寫作
“寫作要極富有想象力,卓爾不群的故事構想,對文學的虔誠追求和專注。”這就是蔣一談對文學創作的態度。他認為,寫作同時需要長年累月的閱讀積累,由量就會達到質的飛躍,從而由閱讀催生創作靈感。而身邊的故事則會帶給你無限的想象。
蔣一談告訴記者:“我很喜歡寫短篇小說,用了十年的時間專注于寫短篇小說,現在寫短篇小說的作家很多,就像數字出版會倒逼紙質出版做得更好一樣,競爭會促使我自己不斷的去探究和完善,以求把自己熱愛的創作做到最專。”
欲做中國的契訶夫
蔣一談25歲時,已出版三本長篇小說,其中《北京情人》更是賣到七、八十萬冊,隨后他卻出人意料的宣布了封筆。他曾在《棲》的后記《遇見》中說:“我越來越相信寫作的機緣——寫作者和故事人物的機緣。”這寫作的機緣,再回到蔣一談身上,已是15年后的2009年,那年,他出版了《魯迅的胡子》,重新回到大眾的視野中。
他說:“今后的三、四年中,我都會潛心寫短篇小說。”相對于同齡作家以博爾赫斯、卡爾維諾、羅伯·格里耶等20世紀大家為啟蒙老師,談到對自己影響最深的作家,蔣一談稱“毫無疑問是契訶夫!”對于這位19世紀俄羅斯文壇巨匠,蔣一談情有獨鐘。曾經有杭州某雜志直接稱蔣一談為中國的契訶夫,蔣一談對此評價并不謙虛:“看一個人要看未來,我相信能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中國最好的短篇小說家,成為中國的契訶夫。”談話間,蔣一談始終面帶微笑,語氣平緩,神情篤定而不容置疑。 書香成都記者 薛冰【原標題:蔣一談 力爭成為中國最好的短篇小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