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這里不僅涎生了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不僅有中華武術盛地少林寺、道教的“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更有有著悠久歷史的書畫藝術和民間工藝品。《清明上河圖》《朱仙鎮年畫》《洛陽牡丹》等許多書畫藝術作品經過千百年歲月的砥礪,煥發出了越來越明亮的光彩。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和世代傳承的中原文明,造就了一代代各領風騷的中原文人,河南也因此有了許多書畫之鄉,許多地方甚至人人都能來幾筆,如河南固始縣一次書法比賽竟然有十萬人報名,安陽市省級書協會員就近千人----。
許多人都說要在河南書畫界混出點名堂來,必須得有真功夫,河南的許多書畫家都是一直埋頭學習,刻苦創作,經過十年磨劍常常能一鳴驚人。青年花鳥畫家王洪凱就是這樣一位埋頭苦修了多年的畫壇新秀,他創作的荷花獨具匠心,受到了許多專家學者的好評。
初識王洪凱是在2008年他為恩師河南大學教授、我國著名油畫家韓野先生舉辦的個人作品展上。韓野是我國著名油畫家和美術教育家,河南大學美術系教授,河南高校油畫專業奠基人之一。作為我國第二代油畫家代表人物之一,韓野培養了馬國強、王宏建、段建偉、李建忠等許多優秀畫家。在幾十年的創作中,韓野的作品在全國屢獲大獎。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受到吳作人大師的肯定,“韓野的作品符合中國人民的生活,反映了大家的心聲,他把油畫民族化提升到了一個高度。”
一直淡泊名利的韓野老先生的作品大都流失在外,許多作品甚至創作完后老先生就沒有再見到過。做個個人作品展是老先生一個愿意。可由于年邁多病,他的意愿一直無法實現。王洪凱知道老師的愿望后。就決定幫老師圓這個夢。他聯系好友王威、薛楓莉、弓振江等人四處奔走,籌措資金200多萬元,搶購回收了韓野教授的幾十幅作品。又和擁有韓野老師作品單位和收藏家協商。借用他們的收藏品舉辦了些次展覽。他們的展覽也受到了河南省文聯主席馬國強的高度評價。
未識其畫,先識其人。我想能這樣費盡心力為老師圓夢的王洪凱一定是個率性的人。在后來的交往中,才發現他的書畫作品有著更加獨特的藝術魅力。畢業于河南大學美術系的王洪凱先生,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就以他的創作《百荷圖》名揚中國美術界。后來又創作了《蒼茫歲月》山水畫、《雨后》花鳥畫等優秀作品,均獲得好評。
后來王洪凱更是取了個號為“荷生”,專攻大寫意水墨荷花系列,他借鑒張大千,上溯八大山人、徐渭及吳昌碩為代表的大寫意花鳥畫的傳統,他經過長期寫生觀察,研究大師畫荷的技法、構圖、水墨變化,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繪畫中。以粗獷、樸厚的筆法,強化大寫意花鳥畫的意象,盡可能地把大寫意水墨荷花手法推向極至。把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君子品性及嬌艷欲滴的形狀、特征表達的淋漓盡致。王洪凱畫荷葉喜用濕筆,畫荷梗也同樣用濕筆,構圖飽滿,章法自然,荷梗粗細穿插,渾然天成。此等功力,非常人所能及也。他的畫筆墨簡樸豪放、蒼勁率意、淋漓酣暢,構圖疏簡、飽滿,風格雄奇樸茂。他的那種質樸、清新雅致、率真平淡的藝術品格。
除了作品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外,王洪凱更有一顆慈善之心,他經常參加各種慈善活動。今年5。12汶川地震后,河南書畫界組織了多次義賣活動,每次活動王洪凱一接到通知都積極參加,拿出自己精心創作的作品或收藏的精品參加義賣。在由中央書畫頻道和河南省慈善總會共同舉辦的義賣活動中,王洪凱更是從頭到尾一直忙前忙后的,自己創作之余,還積極為參加活動的書畫家們服務。
經常看荷畫荷的王洪凱不知不覺地從荷葉荷花中悟出了許多東西,荷葉不嬌貴,它一開就開得滿塘滿湖的,荷葉全身都是寶,連秋天干枯的荷葉也能被漁民賣個好價錢。荷葉荷花更是很美麗,那滿塘滿塘的碧綠中那一抹抹的嬌紅,就是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王洪凱畫荷更愛荷,他要像荷花荷葉一樣,用自己的畫筆留下一抹抹清新和美麗。
作者: 中國甲骨文研究會副會長 北京大學文學博士 崔紅軒 2008-10-26【原標題:王洪凱的荷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