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武術賽場,馬建超在男子武術中獲得了銀牌,稍后,在自行車賽場上男子團體競速再添一枚銅牌,到了晚上,河南團終于迎來了高潮:在女子跆拳道67公斤級的決賽中,郭耘菲以3 1擊敗了宿敵浙江選手張婧,從而為河南代表團又贏了一枚金牌。她本人也由此成為亞運會、全運會“雙冠王”,距離“大滿貫”還差一枚奧運金牌。
鄭州晚報首席記者 郭韜略
鄭州晚報記者 白韜 沈陽報道
一路波折 驚險奪冠
作為奪金的重點選手,郭耘菲自然是受到河南團的重點關愛。昨天的沈陽農業大學體育館內,100多名來自家鄉的親朋好友和代表團工作人員早早拉起了橫幅,為郭耘菲助威,鄭州市體育局長李慶山在看完武術比賽后也隨即馬不停蹄地趕到跆拳道賽場。
和其他項目相比,跆拳道的賽制頗為特殊,每個級別的比賽要在一天之內全部打完,雖然作為種子選手,郭耘菲首輪輪空,但要想拿到冠軍,她必須要打滿4場比賽,這對體能和心理都是極大的考驗。
首次出場,郭耘菲面對的是內蒙古選手李海玲,以7 4輕松戰勝對手進入8強;隨后在1/4決賽中遭遇上屆冠軍張華,面對實力強勁的對手,郭耘菲非常謹慎,在做好防守的同時,抓住機會擊中對手有效部位,以1 0小勝過關;在半決賽中,她的對手是東道主選手邵華,主場觀眾的瘋狂吶喊和對手的不俗實力,都給郭耘菲制造了很大的麻煩,雙方打得難解難分,最終郭耘菲以8 7險勝對手。在隨后的比賽中,先后被郭耘菲淘汰的張華和邵華,都通過復活賽進入了4強,獲得銅牌,由此也可以看出郭耘菲昨天這枚金牌的含金量。
連克強敵進入決賽,讓郭耘菲信心大增,在決賽中倒是打得游刃有余,最終以3 1戰勝浙江選手張婧,如愿登上了最高領獎臺。
心向奧運 瞄準滿貫
比賽結束的鑼聲一響起,郭耘菲沒有脫下護具,就沖著天空高聲吶喊。這一次,她喊出的是憋在自己心里4年之久的郁悶。
4年前,以預賽冠軍身份進入決賽階段的郭耘菲同樣是奪冠大熱門,但首次參加全運會的她沒能頂住壓力,在首次出場就被淘汰,為自己埋下了遺憾。3年前的廣州亞運會,郭耘菲一路過關斬將奪得金牌,就更進一步堅定了她在全運賽場上“雪恥”的決心。
時隔4年,郭耘菲變得更加成熟,在預賽階段,在確保拿到決賽席位之后,她有意做了保留,輸給了張婧,而最終,她在“最應該贏的比賽”中,戰勝了同一個對手。
在彌補了全運會遺憾之后,身兼全運會、亞運會冠軍的郭耘菲自然將目標瞄準了奧運會:距離大滿貫只差一枚奧運會金牌,我一定全力以赴!
郭耘菲 1991年出生,河南鄭州人,外號“小陳中”。她從2002年就進入北京體育大學進行跆拳道訓練。她曾獲得第十八屆亞洲跆拳道錦標賽女子67公斤級冠軍,“好運北京”2008年跆拳道國際邀請賽女子67公斤級季軍以及第六屆世界青年跆拳道錦標賽女子63公斤級冠軍,2010年廣州亞運會跆拳道女子67公斤以下級冠軍,2011年深圳大運會跆拳道比賽女子67公斤級冠軍。她技術全面,作風硬朗,而且她的推踢、下劈技術都非常好。【原標題:郭耘菲就差一枚奧運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