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來乍到的郭自紅,來到環衛隊的首要任務就是蹬三輪并清掃縣城街道垃圾。每天他凌晨3點多起床,4點準時從清運隊出發,兩人一組,按照分工好的街道和地點,進行清掃。在早晨的陽光灑滿大地的時候,他們“滿載”而歸,留下的是清潔的街道。“郭班”就這樣,日復一日,歲歲年年重復著這單調“奏鳴曲”。他苦中有樂,感到很幸福。
隨著時間推移,單位的發展,環衛清運隊的工作職能也在發生著轉變。從蹬三輪到開著四輪奔馬車,每天早晨在大街干道清運生活垃圾;到定時上居民區家屬院回收生活垃圾,再到環衛機械車輛的更換;郭自紅可謂是清運事業變化的見證人。想當初,騎人力三輪車、開三輪機動車,這些工作工具他都使用過,縣城的大街干道、背街小巷沒有他不知道的。這也為他以后工作角色的轉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今,郭自紅的名氣在外,許多縣城居民都知道城管局有個郭自紅,那是一個活地圖,問起誰家在哪住,他張口就來,不帶打絆的。在工作中,郭自紅是一個極負責任的人。環衛清運工作關系著縣城千家萬戶的生活質量,工作中一點疏忽就會產生不良影響。對于注重維護單位形象的他來說,做好本職工作,為單位爭光是他干工作的根本信條。他的熱情文明、爽朗真誠在單位是有名的,在服務對象群體中,也是有口皆碑的。在從事上門回收生活垃圾的工作中,他不僅干好本職工作,凡是服務對象家中遇到生活小難題的,凡是能幫忙的,他都會趁工作閑暇抽空去幫忙。因此他也結交了無數好朋友,老年人把他稱為“小郭”,年輕人親切地稱他為“郭大哥”。
局長毛洪偉說的好:“郭班”是我們全局學習的楷模,他14年干環衛一線工作,從沒有計較過個人得失,只埋頭干活,不抬頭看路,讓干啥就干啥,不怕脹不怕累不怕吃虧,這樣的好同志我們就要重用。2008年,局里為郭自紅解決了他夢寐以求的編制問題,他由一個臨時工,真正成為一個正式的環衛工。他激動的流下了高興的淚水。毛洪偉說,城管局的用人機制就是“任人唯賢,采取競爭上崗,不管是正式工還是臨時工,只要你有能力,你就能得到重用”。郭自紅就是這一機制的受益者,他在環衛職工隊伍中脫穎而出,先是被提拔為環衛清運隊二班班長,后來成為了環衛清運隊的隊長和工會主席。面對位置的改變,他沒有絲毫喜悅,他知道,崗位的改變對他來說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他除了干好,別無選擇。
隨著自身素質的增強,郭自紅在工作中顯得游刃有余了,哪里有問題,領導想到的,同志們想到的是一樣的:“讓郭班去”。在他身上,總隨身攜帶著一個小筆記本,工作中的細微處他都記得清清楚楚,由于管理區域擴大了,他要定期到服務對象那兒對服務情況進行反饋,不管走到哪,他都能虛心聽取別人提出的意見,因為他深知,單位的形象就是財富,只有誠實守信才能贏得居民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