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行程中,邵逸夫還點名要看久負盛名的唐三彩。
行程結束時,邵逸夫用帶有港臺音的普通話與工作人員告別:“謝謝你們,這里很美。”
這次行程,邵逸夫也給在場的年輕人留下直觀而難忘的印象。時僅26歲的曹燕說,邵先生是一位和藹有風度的紳士;他沒有架子,沒有距離感,就是一位可愛可敬的老爺爺;他很尊重人,講解時他會給你回應。他在白馬寺大雄殿佛堂前拜佛的情景也令人動容:從輪椅上走下,長久地跪拜在佛堂前,看著佛像,嘴唇微微顫抖,好像在說些什么。
邵逸夫對中原文化的青睞并非偶然。在此之前,1990年他也曾抵達洛陽,在洛陽停留了三天。據河南大學前校長李潤田回憶說,1990年7月22日,邵逸夫來到洛陽,先后到龍門石窟、白馬寺參觀訪問,聞訊趕來拜訪的李潤田全程陪同。
邵逸夫對中原文化的厚愛從其所投資拍攝的電影里也能窺見一二。1982年由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風霏一時,其實,在此之前,邵氏影業在1976年就拍了同名電影。邵氏影業曾拍過多部以少林寺為題材的影片,票房大好,中原文化也進一步為人所知。□本報記者楊萬東【原標題:邵逸夫系終老洛陽的宋代哲學家邵雍的第33代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