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尹達:走過“從考古到史學研究”的治學道路

2014/2/19 14:42:55 點擊數: 【字體:


尹達:走過“從考古到史學研究”的治學道路

尹達:走過“從考古到史學研究”的治學道路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莊嚴開幕。這次會議歷時14天(中間休會兩天),于9月28日圓滿閉幕。

    此次會議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1226名代表出席會議。在1226名代表中,共產黨員有668人,占54.48%,非中共人士有558人,占45.52%。在出席這次會議的1226名代表中,有多名代表是安陽籍,他們有的是河南代表團的代表,有的是其他省份代表團的代表。尹達就是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安陽籍代表之一。

    尹達,1906年出生,字照林,原名劉耀,又名劉虛谷,滑縣牛屯鎮人,中共黨員,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考古學家。

    1954年9月,尹達作為河南代表團成員出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尹達曾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參加了殷墟、?h辛村和日照兩城鎮的發掘。在考古發掘、史學研究和學術組織工作中,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1983年7月1日,尹達病逝于北京。遵其遺囑,將其骨灰撒入河南境內的黃河之中。

    尹達于1925年考入中州大學(后改稱河南大學)預科,1928年入該校本科,先學哲學,后轉修國文。

    1931年,他以筆名“水牛”在《飛躍》雙周刊發表文章《關于社會分期問題》,贊同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一書的觀點,從此開始了古代社會研究這一領域的工作。

    1937年,尹達赴延安參加革命,1938年4月在陜北公學加入中國共產黨,后留校任教。1939年2月任馬列學院歷史研究室研究員。

    新中國成立后,尹達歷任中國人民大學研究部副部長、北京大學副教務長、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兼任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所長。

    從1955年起,尹達擔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會常務委員,曾任《歷史研究》第一任主編。他還參與主持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建館工作,具體組織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的編寫工作,主持編輯出版《郭沫若全集·歷史卷》,協助郭沫若主編《甲骨文合集》,與吳晗、譚其驤共同負責組織出版《中國歷史地圖集》,他領導編審的《中國史學發展史》一書,第一次把中國史學史編寫到1949年。他還擔任過中國考古協會副理事長、中國歷史學會常務理事、國家文物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2006年10月17日是尹達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考古研究所、史學理論研究中心、中國史學會于10月16日至17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報告廳聯合舉辦“紀念尹達先生誕辰100周年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歷史學論壇”,緬懷尹達先生對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考古學的重要貢獻。

    與會者認為,尹達先生的治學道路決定其治學特點,注重綜合研究決定其學術貢獻是多方面的:1.突破安特生的錯誤體系,建立中國新石器時代的科學體系,《新石器時代》一書是其代表作。2.自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把新石器時代研究推進到中國原始社會的系統研究,《中國原始社會》一書是其代表作。3.為探索中國歷史學發展的基本線索和演變規律,進行具有創新意義的嘗試,《中國史學發展史》一書是其代表作。

    三個方面的成就,清楚展示了尹達先生“從考古到史學研究”的歷史足跡。(安陽市檔案局)【原標題:尹達:走過“從考古到史學研究”的治學道路】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安陽日報 2013年3月19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