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達先生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20世紀30年代初,他就參加了安陽殷墟的發掘工作。抗戰爆發后,他奔赴延安,投身革命。新中國成立后,他先后任職于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單位,參加過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及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的編寫工作。尹達先生的學術貢獻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突破安特生的錯誤體系,建立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的科學體系,《新石器時代》一書堪稱其代表作;二是自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把新石器時代研究推進到中國原始社會的系統研究,《中國原始社會》一書是其代表作;三是為探索中國歷史學發展的基本線索和演變規律進行了具有創新意義的嘗試,《中國史學發展史》一書是其代表作。
隨后舉行的中國歷史學論壇分考古專題論壇和史學專題論壇。李民、高廣仁、羅琨、李玉潔、徐子峰、王震中等在考古論壇上作了專題發言,探討的問題有中國文明起源與考古研究的理論與方法、黃河文明與中國早期國家的形成、紅山文化與先商文明的淵源等;喬治忠、謝保成、李紅巖、張越等在史學論壇上先后作了專題發言,探討的問題集中在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形成、歷史學的科學性、歷史考據學的發展、史學史研究的發展趨向等。作者:楚天舒【原標題:“紀念尹達先生誕辰一百周年暨中國歷史學論壇”在京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