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妙筆丹青獻洛城——訪牡丹畫家王繡

2014/7/14 17:18:04 點擊數: 【字體:

    (本臺記者 張健)

    在洛陽文藝界,她是“新牡丹畫派創始人”,是“河洛畫派的領軍人物”,是國家一級美術師;在生活中,她是一位返璞歸真的長者,讓人感覺溫婉、可親,如同她筆下的白牡丹,純凈剔透,溫潤如玉……她就是洛陽博物館名譽院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王繡。本期《今日關注》節目,我們向大家介紹牡丹畫家王繡。
    
    1968年,王繡從哈爾濱師院大學藝術系畢業來到洛陽。在這里,她第一次見到了真實的牡丹花。王繡說:當時我在公園第一次看到牡丹,非常興奮,非常激動,那個碩大的花,那種艷麗和那種富貴吉祥的感覺,我覺得比藝術上(的牡丹)更感人,更激動人心,所以我不顧一切地趕緊找本子來畫。
    
    看到國色天香的牡丹花,王繡心中埋藏已久的熱情和渴望仿佛在那一刻被喚醒,憑借自己良好的油畫和工筆畫基礎,她迫不及待地開始牡丹畫的創作。
    
    王繡每天堅持到公園寫生,從牡丹花含苞待放到遍地凋零,在那花開花落的20天里,她完全與牡丹為伴。后來,為了創作方便,王繡干脆把家搬到王城公園,與牡丹為鄰,用手中的畫筆,描繪牡丹在陽光雨露、花開花謝時的種種狀態。
    
    在創作中,王繡不斷反思、總結,從用墨到構圖,從色彩到造型,不斷加入自己創作理念,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繪畫風格。王繡說:我到公園去寫生、去體驗,逐漸走上自己的路,加進自己寫意的東西,在國畫里,我加進了自己認為比較好的色彩,吸收了一些西洋的東西,就是西畫和我們中國傳統畫的一種結合吧。
    
    王繡把中國傳統筆墨畫的形式與西洋畫的藝術手法相結合,再加上自己對自然的觀察和感受,使牡丹畫作構圖飽滿,色彩富麗,線條流暢,氣韻生動,具有勃勃的生命力。
    
    1985年4月15號,在第三屆牡丹花會開幕的同時,王繡舉辦了第一次個人畫展。當時日本游客看到王繡的牡丹畫后,高興地說:“沒想到這里的牡丹花比公園里的牡丹花開的還漂亮。”
    
    這次畫展,王繡取得了圓滿成功,得到了廣大游客的高度認可。許多游客看到王繡的牡丹畫,愛不釋手,當即表示要購買。但為了展出,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欣賞到洛陽的牡丹畫作,王繡一張也沒有賣。 
   
    此后,畫牡丹成為當時洛陽這座古城的潮流,許多人登門拜訪王繡,學畫牡丹。王繡在工作之余,開始輔導學生,為美術學習班上課、到大學做講座,帶領學生寫生、參與各種創作交流活動,孜孜不倦地為牡丹畫創作培育新的人才。王繡的學生王霞說:經過這么多年,在她身邊的幾位學生,在王老師的教育鼓勵下,每個學生都在全國各大美術展中,獲得較大份量的獎項,并且基本上都加入中國美術協會,成為美協會員。
    
    通過不斷的師徒相傳,洛陽牡丹畫的影響力不斷上升,許多外地人慕名前來學畫。王繡認為,通過這種直接教授的方式,影響和培育出的人才太少,遠遠無法滿足求學者的渴望和市場對牡丹畫的需要。于是,她總結自己創作牡丹畫的經驗和技法,整理出版了第一部作品集《牡丹畫技法大全》。此后的十幾年里,王繡又先后整理出版了《牡丹雅韻--王繡牡丹繪畫精品》、《牡丹畫教程》等多本畫冊,其中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牡丹畫技法大全》,被多所大學和美術學校作為學生教材使用,再版次數多達13次。
    
    畫冊的整理和出版,使更多的人加入到牡丹繪畫藝術的傳承和創作中,從而將洛陽牡丹和牡丹文化傳播得更遠。在王繡的影響下,我市隨處可見王繡的牡丹畫法,甚至在北京、西安、鄭州等地的名勝風景區都能看到臨摹王繡作品的牡丹畫。王繡的作品也曾被國家文化部選送給泰國國王行宮收藏,作為國禮贈送給印度總理拉奧和新加坡總理李光耀。
    
    作為新牡丹畫創作的領軍人物和洛陽文物專家,王繡充分利用自身資源,不斷擴大洛陽牡丹文化與精品文物的影響力,提升洛陽的知名度。1998年,王繡主持洛陽博物館和韓國扶余博物館結為友好博物館,不斷加強雙方的文化和學術交流。
 
    王繡認為,作畫先做人,只有一個善良的人、有愛心的人才能夠有所成就,才能夠成為真正的大師。幾十年來,王繡積極參與洛陽的各項公益事業。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王繡就組織畫家幫助洛陽貧困山區建設希望小學,幫助宜陽飲水困難群眾解決飲水問題。
    
    說起王繡做的公益事業,她的學生王霞說:王老師是一個非常有愛心的人,非常熱衷于公益事業,她設立公益基金,救助貧困大學生,為農村中小學生捐資修建了教學樓,認養了農村貧困學生,為殘疾人捐助善款,他對需要幫助的人,也是非常熱愛和呵護的。
    
    王繡成名后,前來求畫的人絡繹不絕,王繡都盡量滿足他們。有一次,洛陽博物館一個臨時工找到王繡,說家人病重,沒有錢醫治,醫院想要一幅她的畫作,可以免費醫治。王繡啥話也沒說,立即鋪開宣紙,給這位職工畫了一幅牡丹。王繡說:自己的作品是有價的,但是情義是無價的,一方面有自己的親人朋友,另一方面,包括需要有幫助的人,這些人是不收費的,不能按照自己的畫價來收費,還有就是做社會公益事業,不會注重這個金錢。
    
    為了宣傳洛陽牡丹文化,王繡免費給洛陽火車站、洛陽飛機場、首都機場等公共場所繪畫牡丹。目前,王繡又帶領市花鳥畫界給龍門高鐵畫了一幅近3米高、6米長的牡丹畫,宣傳洛陽的文化。     可以說王繡現在是功成名就,但她對牡丹的熱愛卻絲毫未減,反而更加醉心于牡丹畫的創作和牡丹文化的推廣。為了讓平樂農民牡丹畫有更大的發展,王繡幾乎每個星期都要到平樂鎮給農民牡丹畫家輔導或者接受農民牡丹畫家的咨詢。     
    
    隨著市場上含有牡丹元素的書畫作品、工藝品、食品的增多,我市已經形成了響亮的洛陽牡丹品牌。但由于專業技術人才的缺乏和人們對商業利益的過分追求,市場上以牡丹為題材的工藝品在質量和工藝上缺乏精品,不能很好地滿足不同領域、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王繡說:我覺得還需要管理,銷售的市場上,要形成幾個主要的市場,規范一點。比如字畫,屬于一條書畫街或者文房四寶,相當于北京的榮寶齋,那就是一個大的書畫市場,古玩呢,還有專門的古玩市場,雖然有小的差別,但以這個為主,就是更專業一些,更規范一些。政府能夠給予引導、投資,形成幾個主要的、大的文化市場,形成一個文化產業鏈。
 
    如今已經從洛陽博物館館長位置退下來的王繡,仍然擔任著很多社會職務,為洛陽的文化繁榮奔忙。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洛陽廣播網( 2012-03-16)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