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由河南省書畫院、河南省青年書法家協會主辦,河南省華僑書畫院承辦的“墨韻拈趣”張良書法作品展在鄭州升達藝術館隆重開幕。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耀,省文聯黨組書記吳長忠,省文聯副主席、中國書協理事、省書協主席宋華平等出席開幕式。會議由河南省書畫院院長、河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謝冰毅主持。
據悉,本次展覽今日結束。
現場
作品典雅俊美,引來觀者如潮
此次張良書法作品展 “以墨韻追尋上古之美”為書法語境,薈萃了張良近兩年來創作的80余幅精品力作,是張良近期作品面貌的一次集中展示。作品行、楷、草、隸皆有展現,以行書為主,各有精彩。其作品內容既有文學經典,又有自創詩歌,充分體現了書法家的綜合素養和藝術實力。“張良書法的古厚,是他多年沉潛古人、浸淫濡染、胎息羽化的結果。”著名書法家、評論家西中文如此評價,“古今書者多矣,然足稱‘得筆’者并不多見,當代書家中更是稀如星鳳。竊以為張良是。”
在升達藝術館的展廳內,可謂人潮涌動,不少藝術界知名人士與書法愛好者聞訊前來品評觀賞。書法作品王羲之的《蘭亭序》、陶淵明的《歸去來辭》、柳宗元的《小石潭記》等,一幅幅經典名作與取法高古、典雅俊美的書法結合,相得益彰,給人帶來藝術享受,令人駐足流連。
一位老先生邊看邊贊嘆:“這個年輕的書家很有功力,不可多得。”一位年輕人得到一本《張良作品集》,掩飾不住興奮:“張良在我省青年書家中比較有影響,回去一定認真拜讀。”
評價
“是一個多面手,書法界的優秀作者之一”
張良為河南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河南省書法家協會行書專業委員會委員、鄭州大學特聘教授、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張良書法融帖派之秀美與碑派之勁健于一體,形成古厚、博雅、嫻靜的特點,既扎根傳統,又不背時代。他的行書結體精到典雅,頗得書界同仁好評,被譽為當代“二王”書風的代表性書家之一。其楷書嫻靜從容,古厚淵雅;草書則取法《十七帖》和《書譜》,連綿回旋,圓融無礙;隸書深受漢《張遷碑》、《禮器碑》的影響,結字端莊大方之外,更多了些靈巧和技巧,形成了自家的風貌。無論是哪一種字體,張良的作品都顯現出對經典的稔熟,露出濃濃的書卷氣。
省書法家協會顧問趙世信先生對張良書法有較高評價:“張良的書法根植傳統,和平簡靜,文化底蘊深厚,多年來臨池不輟,頗有建樹,期盼他創作出更具個性和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宋華平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張良的書法師承傳統,路子正,格調較高,取法乎上。他是一個多面手,是書法界的優秀作者之一。”
青年書家周斌認為:“張良的書法從‘二王’入手,富于傳統,有自己的風格。他基本功扎實,這幾年取得了很大成績,值得關注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