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建全作品《大智若愚》
建全君的篆刻書法集即將出版,可喜可賀。這部書全面展示著他的篆刻書法藝術風貌,同時也記錄著他二十多年來藝海探索的軌跡。從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到他對數千年歷代精華的傳承,對當代藝術信息與創作表現形式的捕捉,以及他自己性靈的展現。
在如今市場經濟人心躁動的環境中,在如今藝術創作爭相以夸張形式招徠看客的時尚中,能以平靜安詳的心態投入創作之中是難能可貴的。建全君就是抱著這樣一顆“平常心”,一心一意投入篆刻藝術創作中的佼佼者。他刻印很專注,專注數千年遺存下來大批的優秀古典作品,暢游在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長河之中。他說:“不要背上所謂‘創新的包袱’作‘為賦新詞強說愁’狀,須知功夫深處卻平夷……”他能冷靜對待時尚,做到古不乖時,今不同弊。他學古而不泥古,貫通融會而生新意,專注而不封閉,能廣收約取,轉益多師。他的印古雅清健,使刀運筆,“心不厭精,手不厭熟”,自能得游刃恢恢之妙。在“全國第八屆書法篆刻展”中,他的篆刻作品一舉獲得大獎,使他的印名不脛而走,為業內外所共知。
建全君生活游藝在中原,中原深厚的歷史文化、中原人的氣度情懷對他的藝術創作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力,而當代中原印人群體對他的篆刻藝術創作有著直接的影響力。此次出版的作品集中,將其篆刻作品約略按不同的形式特點分類。其中除了對古代印式的師法之外,在不同的創作時段中,中原印人中許多師友不同的風格形式對他的影響與啟示也明顯表現了出來。由于他具有“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的創作學習態度,所以他的篆刻書法能在清雅爽健的主調中表現出較為豐富的面貌與形式特點。但總的看來,他的篆刻書法不狂不怪,其形式變化把握在一定的“度”之中。由于刻印是他的社會職業,藝術創作又是他的精神追求,在此二者之間,自然而然表現出了雅俗共賞的創作特點。雅俗共賞的作品是與傳統接軌的,是擁有廣大受眾的。歷史證明,雅俗共賞的藝術傳世的概率是高的。
建全君是個職業印人。所謂職業印人,其所指有二:一是說他靠鬻印為生,刻印就是其社會職業;二是指其篆刻書法
創作有一個職業藝術家的創作理念。這種創作理念既不同于手工藝人的“刻鶴圖龍”,又不同于作為文人馀事的“雕蟲弄翰”,而是把篆刻書法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門類,以創造藝術美的最高和最終目的的創作理念。不管做生意,或是做藝術,建全君都秉承著一個“誠”字,做生意不誠,則是一錘子買賣,沒有回頭客;做藝術沒有踏實與真誠,而只有聰明與巧思,用時下話說是沒有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做事為藝以誠為本,其實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在一“誠”字,誠心拜佛則靈,誠心對人則朋友遍天下,路會越走越寬。
愿建全君生意的路越走越紅火,藝術的路越來越深入,做人的路越走越寬闊。
作者:李剛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