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安陽市百名最美老人的“博學老人”名單中,“王革勛”老人的名字尤為響亮。這位雖屆耄耋之年的八旬老人,憑借著自己不斷學習,不斷鉆研的勁頭至今仍活躍在文壇,4年時間出版了5部詩文專著,所寫論文在全省、全國歷史文化界引起反響。他身兼數職,他是中國古都學會常務理事、中華三曹七子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先秦史學會鬼谷子研究會常務理事、安陽鶴壁古都學會顧問。他曾創建主持安陽廣播電視局工作,并且創建了安陽廣播電臺和安陽電視臺。
王革勛老人繼2009年10月至2011年4月先后出版了《淇洹集》、《淇洹吟詠錄》、《戰士歷程》、《學廣集粹》之后,2013年7月又出版了《閑聊》一書,共五部詩文專著《閑聊》一書中包含了短信小說、手機詩詞、短信絮語、附錄詩文等共約十萬字,整部作品言簡意賅,通俗易懂,耐人尋味。
9月24日,記者在王革勛老人的家中見到了這位博覽群書潛心學習研究的耄耋文化老人。
家庭貧寒小學畢業 熱愛學習自學成才
王革勛老人1934年8月出生于河南淇縣西崗鄉劉拐莊一普通農家,自幼雖因家貧只念到小學畢業,但他自幼天資聰穎,勤奮好學,一直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熱愛學習的他憑借自己的毅力以優異成績考入華北第二干部學校,1952年被評為平原省軍區“特等學習模范”。
初見王革勛老人,他身材魁梧,聲如洪鐘,精神飽滿,思維敏捷的與記者進行交談。記者不住的想,如此生命力旺盛的老人,怎么可能已屆耄耋之年。老人對工作充滿了火一樣的激情,無論在哪里,干什么工作他都本著“不干則已,干就干好”的態度,在幾十年的風雨人生征途中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足跡。他曾榮立平原軍區一等功、安陽軍分區三等功,先后八次被評為安陽市先進工作者,被評為河南省社會科學先進工作者的榮譽稱號,多次受到上級表彰獎勵。
1984年6月中旬他擔任安陽市廣播電視局主持工作的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后,帶領黨員干部職工,自力更生,艱苦創業,于1985年7月1日創建了安陽人民廣播電臺、1985年8月1日創建了安陽電視臺。選擇現廣電中心地址,由組織拍板決定后征地30畝,為安陽廣電中心大廈建立和廣電事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1992年底,王革勛調到安陽市文化廣播事業管理局,因年齡退居二線任調研員后,他有集中精力調查研究,相繼撰寫了《關于振興河南戲曲問題的建議》和《關于電視劇問題》以及《關于安陽市文化工作的若干想法》等調研文章,對振興繁榮河南戲劇藝術與發展安陽文化廣播電視事業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上書省文化廳、廣電廳和安陽市文化廣播事業管理局,受到上級領導關注。他還應邀為安陽市文化事業管理局干部作了題為《關于文化干部的學習問題》的專題輔導報告,受到普遍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