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其所善者 吾則行之——子產的善政之道

2012/5/11 10:56:27 點擊數: 【字體:

  
    作為地方官,為官一任,是造福一方,還是禍害一方,是善政愛民,還是庸政擾民,惡政害民,表現各異,但對當地百姓,卻是身家性命所系。且放下古今官吏的執政宗旨不談,這里只說地方官與百姓的互動問題,這無疑也是重要的政務之一。

    偶翻史書,在《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讀到這樣一則故事:

    鄭人游于鄉校,以論執政。然明謂子產曰:“毀鄉校,何如?”子產曰:“何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議執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我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

    子產這個人物,歷史上很有名,在《古文觀止》中,有關他的文章就有五篇。春秋人物中,我們往往推崇楚大夫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然而,從歷史作用看,倒是子產由于其歷史胸襟與政治眼界,以其實際的執政行為,鼓勵民眾議政,創造了一個更具典型性的政治形象。

    鄭國民眾到鄉校聚會,議論執政者的施政措施。鄭國大夫然明建議主持國政的子產把鄉校毀掉。子產認為,人們聚在一起議論一下施政的好壞,沒有什么不好。他們贊成的,我們就推行;他們反對的,我們就改正。為什么要毀掉它呢?他認為,只有盡力做好事才能減少民怨,從未聽說依仗權勢能夠防止民怨的。

    設若起子產先生于今日并擔任一地方官,大概也是注重民生民意,愿意聽取百姓意見的。“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這些話很經典,鄧小平關于執政要看“群眾贊成不贊成,擁護不擁護”的要求,也是這層意思。人們一般認為,比子產稍晚一些的孔子,向來是傾向于維護統治秩序,主張等級森嚴的,但他聽說子產的舉措后,也不禁贊道:“以是觀之,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

    所謂善政,首先應當暢達民議,體察民情,順應民心,遵從民意。當今之世,恐怕沒有哪個地方當局不認為自己是“善政”的。然而,“善政”與否,并不取決于自己的標榜與宣傳,只能取決于域內民眾親歷身受的體會與經驗。正是由于這一顯而易見的常識,我們才說,子產傾聽民間輿論,重視民眾意見的施政理念與執政實踐,較之屈原由于“君昏臣佞”“己志不伸”的郁悶愛國,更有其現代價值。鄭國是春秋時的小國,正因為有子產這樣的領導人,才能在晉楚兩強的夾縫之中,在群雄逐鹿的動亂年代,保持數十年穩定而無虞。由此可見,孔丘的贊語,不是沒有道理的。

    唐代思想家、文學家韓愈也對子產這份“政治遺產”予以高度重視,他還專門寫下《子產不毀鄉校頌》,其中有云:“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聾,邦其傾矣。”他以周王朝的興衰為鑒戒,惋惜子產的執政方式只施之于鄭國一地:“維是子產,執政之式。維其不遇,化止一國。”他很希望子產的觀念能“交暢旁達,施及無垠”。

    學習借鑒國外的先進文化是必須的,但悠久的中華文明中也不乏先師懿范。我們不妨學學子產的胸襟、氣度和他的善政。【原標題:子產的善政:其所善者 吾則行之】

    來源:文匯報   作者:安立志   時間: 2010-07-11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