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陵地理風貌傳說(3)
2012/5/10 15:09:0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只喝了一口,就覺得渾身舒暢,飄飄欲仙,忙問:“這酒怎么一下子變得這么香了?”杜康心想這一定是巨龍的涎水滴進酒壇所致。據說龍是不輕易流涎水的,人若喝了龍涎水能延年益壽,長命百歲。因此,他乘人們不注意時,從滴有龍涎水的酒壇里打出一碗酒,倒進另一只酒壇內,然后讓人把滴有龍涎水這壇酒趕快抬下去。說也奇怪,留下來的這壇酒摻過一碗龍涎水后,味道也變得和剛才抬下去的那壇龍涎水酒一模一樣。人們越喝越想喝,黃帝準許大家開懷暢飲,一大壇酒很快就被飲光了。宴會結束后,杜康派專人保管那壇龍涎水酒,不許任何人動用。當他每次釀出新酒時便給新酒時摻進三滴龍涎水酒。新酒的味道立刻變得濃郁甘醇、漂香 醉人了。從此,杜康的“龍涎酒”,名氣越來越大。
傳說杜康有個好朋友叫劉伶,平生最愛喝酒,聽說杜康釀出好酒,就專程前來拜訪。不巧杜康這天正好不在家。劉伶來到杜康釀酒的地方,還未進門,就看見墻上寫有一首詩:
量大一碗醉三年,
量小一盅睡三天;
猛虎一杯山中醉,
蛟龍兩盞海底眠。
最后一句:“誰若不信試試看!”
劉伶鼻子一哼,不以為然地說:“好大的口氣!天下誰不知我劉伶的酒量。往東喝垮東海岸,往西喝倒峨嵋山,往南喝過桂林酒,往北吃過蟠桃宴。東西南北吃喝遍,也沒把我醉半天”。進了門,他開口就要一碗酒。小主人說:“這酒只能喝一盅,不能喝一碗,一碗酒會把人醉死的。”本來,劉伶看了墻上詩就惱火,再一聽此話,更是火冒三丈,便氣沖沖地說:“少羅嗦,快打碗酒來!”小主人見來客氣勢洶洶,不敢怠慢,趕快打一碗龍涎酒,雙手遞了過去。劉伶接過酒,只覺得濃香撲鼻,便一飲而盡。哪知碗剛放下,就覺得頭昏目眩,雙腿不聽使喚,撲通一聲,跌 倒在地,已經不省人事了。小主人嚇得手忙腳亂,不知所措。正在這時,杜康回來了,見地上躺著醉倒的劉伶,不禁哈哈大笑說:“你小子經常口出狂言,今天卻被我一碗酒醉成這個樣子!”杜康讓人找來四塊木板,臨時給劉伶做了副棺材,把劉伶埋到后院的酒糟堆里。
三年以后,劉伶的妻子打聽出丈夫是喝了杜康的龍涎酒,當場死去的。這天便找上門來向杜康要人。杜康對劉伶的妻子哈哈一笑說:“老嫂子,別發怒。劉兄沒有真死,他是喝醉了。
說著掐指一算,劉伶正好是三年前的這一天醉過去的,便把劉伶的妻子領到后院,刨開酒糟堆掀開棺材蓋了一看,只見劉伶紅光滿面,躺在棺材里睡得正香。杜康拍了拍他的肩膀說:“老兄,該醒來了!老嫂子等了三年,已經等得不耐煩了”。劉伶睜開雙眼,打了個哈欠,坐了起來。妻子趕快上前把他扶出棺材。杜康在一旁笑著說:“你再不醒來,老嫂子就要和我拼命了!”劉伶不好意思地擺了擺手,就和妻子一同回家去了。從此,“杜康造酒醉劉伶”的故事,就成為后世人的美談。
傳說杜康和劉伶后來都成了酒仙,遠走高飛了。但杜康的釀酒技術和配方卻在河南、山東、陜西一帶流傳下來。三國時期,魏武帝曹操在他《短歌行》一詩中寫道:“概當一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可見杜康釀酒名氣之大。據說以后各朝代又將杜康的“龍涎灑”封為“龍宴酒”,只有在皇帝舉行國宴的時候才允許動用。現在黃陵縣生產的“龍宴酒”,據說就是根據民間挖掘出來的杜康釀酒的原配方,加上現代的技術釀制而成,它仍然保持了香美甘醇、飲而得神的特色。
拐角井與軒轅酒傳說
有一次,黃帝和蚩尤發生了戰爭。蚩尤施展了他那慣用的彌天大霧戰術。霎時間天地昏暗,分不清方向,軍隊無法前進。黃帝命應龍、力牧立即照著指南車所指方向迅速撤退。全軍戰士馬不停蹄,翻山越嶺,逃出彌霧陣,來到西龍山下(今黃陵店頭川)。這時,正逢盛夏,太陽就像人們頭上頂著一盆火。戰士又渴又餓又累,兵乏馬困,有人還昏倒在地。應龍和力牧率兵來到拐角山下,命令士兵原地休息。黃帝隨后趕到。士兵們人人口干舌燥,到處找水。有的用石刀就地挖水,有的用石斧到處砍石頭尋水。水,仍然沒有找到。黃帝也著急的團團轉。應龍、力牧都勸黃帝坐下歇息,他們另想辦法。又一個時辰過去了,水仍然沒有找到。
黃帝呼一下站起來,他覺得剛才坐的這塊石頭特別冰涼,周身的汗水霎時全消失了,反而冷得渾身打顫。黃帝彎腰用了平生最大力氣,雙手將這塊大石頭搬起。誰料,石頭剛剛搬開一條縫,一股清澈透明的涌泉水從石頭逢里冒出來,嘩嘩嘩流個不停。黃帝大喊:“有水了!”士兵一聽有水了,趕忙前來幫助黃帝將這塊石頭搬開,水源更大了。士兵顧不得一切,有的用雙手盛水喝,有的就地爬下喝。水越流越大,很快地解決了全軍戰士的口干舌燥。軍隊喝足了水,解了渴,反而覺得肚子也像吃飽了飯。人們都感到奇怪。但誰也解釋不了。
這時,突然又傳來了軍情緊急報告,說是蚩尤軍隊又追趕來了。來勢兇猛,看樣子要和黃帝軍隊在西龍山下決一死戰。黃帝問明了情況,命令應龍、力牧集合軍隊,把蚩尤軍隊引向東川,那里沒有水源。黃帝和風后親自帶領了一支精悍軍隊,翻山埋伏,截斷蚩尤軍隊的退路。應龍和力牧對蚩尤軍隊采取邊打、邊退,誘敵深入的戰法,引進東川。這時,正當中午,火毒太陽,曬得遍地生煙,揚起的塵土就像火星亂濺。蚩尤軍隊汗流浹背,咽喉就像冒火一般,又渴又餓,早已失去戰斗力。黃帝軍隊由于喝足了拐角山下涌泉水,又覺得肚子像吃飽了飯,人人精神煥發,個個斗志昂揚。兩軍剛一交戰,不到一個時辰,蚩尤軍隊就潰不成軍,紛紛倒下。蚩尤發現不利,即命軍隊后退,企圖逃跑。誰知,黃帝帶兵早已斷了他的退路。激戰不到兩個時辰,除過蚩尤帶少數軍隊逃跑外,其余全軍覆沒。
為了紀念這次勝利,黃帝命倉頡把西龍拐角山下這股泉水命名“救軍水”。相傳,不知又過了多少年,發生了一次大地震,“救軍水”一下子斷流了,當時的先民都覺得奇怪。人們到處奔走相告,有人還求神打卦。唯有釀酒的大臣--杜康,整天爬在“救軍水”泉邊,面對干涸的水泉,嚎啕大哭。人們不解地問:“你整天在這里哭什么?”杜康才告訴人們說:“拐角山下‘救軍水’,釀出來的酒不光是好喝,還能治病。現在水源斷了,從哪里再尋找這么好的水釀酒呀!”黃帝知道此事,也覺得這是一大損失。最后,只好請來挖井能手--伯益。伯益問明了情況,對黃帝說:“經過這次大地震,據他猜測:水源很可能從地下走了。他主張在原地往下挖一口井,興許能找見‘救軍水’。”黃帝沉思了半天,同意伯益就挖井。果然,經過一個多月時間,井里出水了。人們吃后,都說這是“救軍水”的味道,干甜味美。杜康又用此水釀酒,不料釀出來的酒比原來的味道更好,氣味芳香,很有勁。在伯益提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