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的傳說故事(2)
2012/5/10 15:31:44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哥哥和我,還有一位老媽媽。哥哥被搶婚女子搶走了,如今家里只有我母女二人”。黃帝這才知道搶婚不光是男的搶女的,還有女的搶男的。 黃帝覺得這個汲水女子雖然長得很丑,但她的言談舉止都很大方,便又問她:“你是哪個部落的,叫什么名字?”丑女回答說:“我是祁部落的,沒有名字,別人都叫我‘丑女’”。
黃帝聽了,再沒有說什么,就轉身走了。一天黃帝把倉頡、風后、常先、大鴻等大臣召來。商議如何制止部落之間搶婚事件。有人提出用暴力制止,有人主張殺一儆百,黃帝都不同意。他對眾臣說:“蚩尤無道,經常亂殺無辜,失去民心,最后戰敗被殺。今天我們應當引以為訓,萬不可再走蚩尤的老路,不然也會失去民心”。大家聽了,都覺得黃帝說得有理。但誰也想不出什么好辦法制止搶婚。這時黃帝便把他早已和三個妻室商量好的主意拿出來,對著眾臣說:“眼下我有三個妻室,他們各有分工,實在忙不過來,經常都不在我身邊。我想再娶一個妻室,請你們幫我找一個合適的女人,但絕不允許搶人婚配”。眾臣一聽,不加思索地說:“這有何難!黃帝功勞這么大,別說再娶一個,就是再娶十個百個也能辦到”。
這消息傳出后,各部落都給黃帝挑選美女,甚至有人把自己搶來的美女也獻了出來。不幾天,各部落就選出上百名美貌女子,供黃帝親自挑選,哪知,黃帝一一過目后,一個也不中意。在場的臣民,誰也摸不透黃帝的心意。當時,黃帝當著眾人的面說:“重色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輕色者,才是真賢”。說罷,揚長而去。人們這才明白黃帝選妻室,并不注重表面的美,而注重的是德才,不久又傳出消息,黃帝選美不注重表面的美,而注重的是德才。不久傳出消息,黃帝選中祁部落的丑女為妻,封號嫫母。人們聽了議論紛紛,有人搖頭,有人嘆息,都不明白黃帝為什么要這樣做。唯有風后、倉頡理解黃帝的用意。倉頡連夜給黃帝造了一“好”字。他說,男子和女子不論長相如何,只要情投意合,天長日久,就是“好”。黃帝成婚這天,各個大小部落都來人慶賀,男女老少,人山人海,喜氣洋洋,熱鬧非凡。倉頡發現黃帝和丑女面對面坐著,嫘祖、方雷氏、彤魚氏不斷給黃帝和丑女敬酒,黃帝和丑女笑得合不住嘴,于是靈機一動,又畫了兩個口字,上下并起來,當即造了個“喜”字。 他把“喜”字寫在一張樺樹皮上,高高舉起,對著眾人說:“搶來的女人作妻室,很難相好。強迫成婚的妻子沒有喜。只有男女兩相情愿,結成配偶,才是喜中有喜,好上加好;才能和睦相處,白頭偕老”。倉頡的這番話,惹得眾人哈哈大笑。 自從黃帝娶丑女為妻后,部落之間的搶婚事件,就一天天減少了。
黃帝手植柏的傳說
邁進軒轅廟大門,迎面便是一棵蒼翠挺拔的古柏,這便是著名的“黃帝手植柏”。據說它是我國最古老的一棵柏樹,距今大約已有5000多年了。外國人稱贊它是“世界柏樹之父”。黃帝手植柏下圍十米有余,七人合抱不嚴,所以當地民諺說它是“七摟八扎半,二十四個疙瘩不上算”。
傳說黃帝戰敗蚩尤,建立了部落聯盟,定居在橋山。黃帝發現橋山一帶群民,有的棲居于樹,有的與獸同穴,既不文明,又不安全。黃帝便和大臣力牧、大鴻、共鼓等商議如何改變這種狀況。他們教化橋山群民在臨水靠山的半坡上砍樹造屋,離開樹枝和洞穴搬進新屋;又把橋山改名為橋國。橋山群民住進房屋后,不但日常生活方便多了,而且也不怕野獸來傷害他們了。可是,在那時候人們并不懂得毀壞森林將會帶來什么樣的嚴重后果。他們經常亂砍亂伐樹木,沒有幾年,橋山周圍的樹林全被砍光了。就連黃帝曾多次下令禁止砍伐的常年不落葉的柏樹,也被砍伐得一棵不剩。就在這時候,一場暴雨襲來,山洪突然暴發,洪水像猛獸一般從山下猛沖下來,把幾十人和黃帝得力的大臣共鼓、狄貨都卷走了。黃帝悲痛萬分。
雨過天晴,黃帝親自帶領大臣們上山查看,發現凡是樹林被砍光了的山峁,不僅擋不住水,連地上的草也沖得一干二凈了。黃帝看見滿山遍野都是洪水過后留下的溝溝洼洼,心情十分沉重,他對群民說:“今后再也不能亂砍樹木了。如果再亂砍下去,橋國就沒有樹林了,野獸也沒處藏身了。到那時,我們吃什么?穿什么?”當時有位大臣建議搬到另一個地方居住。黃帝說:“不可!如果那里樹木也叫我們砍完,那時候我們還能往哪里搬呢?再遭洪水,我們又哪里跑?”眾臣覺得黃帝說得有理,都問他該怎么辦?
黃帝說:“我愿和大家一齊上山栽樹種草,用不了幾年,滿山就會長滿林草,既不怕洪水,又能招來野獸,那時橋國群民才能有吃有穿”。說罷,黃帝就自己帶頭栽了一棵小柏樹。臣民們都學黃帝的樣子,紛紛栽樹種草。
不幾年,橋國的山山峁峁林草茂密,一片蔥綠。人們都很感激黃帝。從此,植樹造林便成了中華民族的一個優良傳統,世世代代一直沿續下來。
傳說黃帝在乘龍升天飛經橋國上空時,還特意讓巨龍停下來,為了再看一眼自己親手栽下的那棵柏樹。臨行時,又隨手把群民送給他的干肉塊扔下來,落在自己栽種的柏樹上。傳說現在黃帝手植柏樹干上長的24個疙瘩,就是那時黃帝扔下的肉塊變的。
黃陵古柏的傳說
傳說黃帝乘龍升天時,臣民們挽留不住,以致把黃帝的衣襟、靴子和寶劍都拽下來了。臣民們為了紀念黃帝,便把這些遣物都埋在橋山之巔,這里便成了黃帝的衣冠冢。從此,每天都有很多人前來祭奠。
那時,橋山頂上沒有樹木,是光禿禿的一片。群民在黃帝陵前祭供的食物,常被飛禽走獸搶食一空。看到這種情況。群民心里很不安。有位名叫青山的老人,便在黃帝陵冢周圍栽種了很多樹,想用樹的樹葉把陵墓遮擋起來,青山老人整天挖樹、栽樹,忙個不停。時間一長,被九天玄女發現了,她回到天宮便把此事稟告玉皇大帝。玉帝說:“青山老人對黃帝一片赤心,天宮早已知曉,只是他獨自一人栽樹,何年何月,才能栽滿橋山”?說罷命九天玄女把王母娘娘收藏的常年不落葉的柏樹籽,撒在橋山上,第二年春天整個橋山溝溝岔岔,山山峁峁,都長出了綠盈盈的柏樹苗。青山老人見滿山長出了樹苗苗,高興的不得了,他整天在山上給樹苗培土、除草。日積月累,年復一年,一棵棵柏樹長得根深葉茂,整個橋山變成蔥綠一片。
不知又過了多少年,青山老人已年過百歲,雖然胳膊腿已不靈活,但每天仍然堅持上山護林。就在這時候,橋山來了一個名叫拾怪的惡霸,他憑著自己有十個兒子,暗偷明搶,胡作非為,無惡不作。拾怪發現橋山柏樹長得又粗又大,便起了歹心。他帶領兩個兒子明目張膽地上山砍樹。青山老人發覺后,急忙起來阻止。拾怪父子三人蠻不講理地說:“滿山遍野都是樹,我們砍幾棵有何不可!”青山老人說:“祖陵地上的樹,誰也不許砍!”拾怪根本不聽這一套,繼續指揮兒子砍樹。青山老人上前把樹身緊緊抱住。拾怪揮起一拳,就把青山老人打倒在地。年邁之人,哪經得起這樣的拳打,眼看著青山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