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巧斷賴銀案
2012/5/8 18:33:45 點擊數(shù):
【字體:大 中 小】
包公管理河東鹽政,事事躬行,一點也不含糊,斷案如神,很受解州的百姓普遍愛戴,他巧斷賴銀案的故事,至今還在鹽湖周邊的百姓口中流傳著。
那天一早,敲過升堂鼓之后,包公來到大堂辦公,不一會兒,就有一位皓首長髯的老者,氣喘吁吁進了大堂,雙膝慢慢跪下來連喊“包大人,我真好冤枉啊”包公抬頭一看,下跪的老者六十開外, 福眉善眼,穿戴整齊,便問道:“老人家狀告什么人,請站起來,喝點水,慢慢地講。”老者叩頭站起說:“我叫胡明禮,是十里鋪鹽店的掌柜。今年三月初八,我胞弟連襟 邱家坡的邱貴,他要去陜西耀州城販瓷碗,沒有本錢,向我借紋銀三百兩,說好用三個月即還,我念他是拐彎親戚,便應(yīng)諾解急。次日一早讓我店里學徒娃湖誠信送三百兩銀子給他,也沒有拿回收據(jù),眼看就八月底,還不見邱貴還銀,雖然已愈期近兩個月,念沾親帶故,不愿上門催討。前幾天,街頭相遇,提及借銀一事,邱貴說他已還多月,并說是同解州鐵家巷張小能相伴來還的,我聽此話,簡直活見鬼了,猶如五雷轟頂,還銀不還銀不是大事,借銀再受訛詐,我受不起這個罪,今興訟公堂,請包老爺公斷。”說罷從袖筒里拿出訴狀呈上。
包公細把訴狀過目一遍,看胡掌柜也不是胡說之人,就立發(fā)傳票,傳邱貴張小能上堂,公差將邱張二人帶上堂來令兩邊跪定。包公審視二人一陣后覺得不是善茬,就問那年約四十的胖子“你可是邱貴?”胖子爬跪半步答道:“正是小人。”“今春三月可曾向胡明禮借過白銀?”“借過紋銀三百兩”“有無借據(jù)”“因是親戚未立借據(jù)”“有無用期?”“原說三個月。”“可曾歸還?”“上月十五一次還清。”“還銀以何為證?”“我約解州張小能一起送銀給胡掌柜的。”包公沉思片刻,將訴狀再翻一遍,轉(zhuǎn)臉問張小能“你是張小能?”“是”。“張小能,你可知,作偽證要受重罰?”“小的明白。”“何時誰約你?送銀給誰?”“七月十五,邱貴約我攜銀送給十里鋪胡記鹽店胡掌柜。”“送銀給胡,交銀時可有什么見證人?”“別無他人。”包公追問“張小能,還銀約你作伴,你可知是何人送銀子給邱貴的?”張小能遲疑一下才回答“是胡記小學徒娃胡誠信”“你怎么知道的?”“是邱貴說的”“你們送銀,胡誠信可在?”張小能稍憂慮,邱貴接答“未見胡誠信。”包公驚堂木一拍“本職不曾問你,休要插話”看了冒虛汗張小能一眼“我再問你,你真的相伴邱貴還銀給胡掌柜”“真的”包公再問“還銀多少?”“足色三百兩。”包公轉(zhuǎn)向邱貴“是足色三百兩?”邱貴答“是”。 包公問胡明禮“胡掌柜,你一把年紀,怎不念親戚關(guān)系,興訟公堂,他們口口聲聲相伴還銀給你,這難道有假不成?”胡明禮聽了連喊“冤枉”就要下跪,包公示意阻止,胡明禮肯定地說“青天大老爺,他們確實沒有還銀給我。”邱張二人偷偷暗笑。 包公說:“原告被告,你們說的都是實話?”三人一一說是。
包公當堂令手下人取來兩張席,一筐蘿卜,兩把刀子,把邱貴張小能分別圍在堂下左右,各給幾條蘿卜一把刀子,大聲宣布“邱貴,張小能,你二人各將還胡三百兩的銀子實數(shù),按所還時的重量、數(shù)目,用蘿卜切割成形,以供老爺核對。” 半個時辰過后,兩人各從席筒里出來,捧出各自削成的蘿卜元寶,包公讓擺在公堂上,讓人觀看,邱貴的是十兩的二十個、五兩的二十個。張小能的是十兩重的十五個,五兩重的三十個,都是三百兩。包公當眾質(zhì)問“即是兩人同去還銀,為何數(shù)目和重量都不一樣?”回到座位,把驚堂木一拍怒聲而喝:“邱貴,張小能,本案已明,還不從實招來。”
邱貴到這個時候把案情全講出來。原來是張小能給邱貴出的賴銀主意,企圖從中漁利若干。事情大白,各責四十大板當堂判決,邱貴立即還清借銀三百兩,追加利息五十兩,張小能教唆犯罪,罰白銀一百兩交官,另罰勞役一年。 審理完畢包公退堂,此案審得明白,判得公正,后人有順口溜稱贊: 賴銀不想還,受罰又挨板。包公巧斷案,清名世代傳。 【原標題:包公巧斷賴銀案】
來源:合肥市旅游局網(wǎng)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評論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