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是北宋,擱現在呂先生鯉魚跳龍門發憤圖強逆境之中不言放棄的精神也是勵志的典型,被無數的家長“粉絲”作為成功的經驗,在飯桌上唾沫星四濺說上一遍又一遍。
苦孩子成功后最喜歡的是衣錦還鄉,呂蒙正也概莫能外。他回到故鄉洛陽有兩個目的,一是和過去的苦難告別,二是村里還有位叫劉月娥的女子,是他的結發妻。
說起來這位結發妻,呂蒙正心存感激。那時他窮得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一無所長,除了讀書。有一天他從離休老干部老劉家門前經過,適逢老劉的寶貝閨女正在拋繡球招親。無巧不成書,花容月貌堪比月中嫦娥的美女小劉手中的繡球,不偏不倚砸中寒酸的呂蒙正。老劉把女兒拉回內室說:“閨女,你說什么也不能嫁給那個窮酸。我決不許你跟他過一輩子苦日子。”小劉一臉正氣:“父親,做人講的是信用。他得了繡球,我和他一定前生有緣。英雄不問出處,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老劉可不像卓文君他爹那樣心疼女兒,他將女兒趕出家門。【原標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狀元宰相呂蒙正】